衰年无思独栖栖,月旦何劳更品题。
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
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衰年无思独栖栖,月旦何劳更品题。
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
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述怀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晚年孤独的心境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首句“衰年无思独栖栖”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老迈与孤寂,无太多杂念,只是独自度过时光。次句“月旦何劳更品题”暗示诗人对于外界的评价和议论已不以为意,不再自我苛求。
第三句“自古冥飞知避弋”运用比喻,说自然中的鸟儿懂得避开猎人的箭矢,寓意诗人明白人世间的纷扰,选择远离是非。第四句“从来世事笑吹齑”则以冷笑面对世态炎凉,把世事比作嚼碎的食物,表达出对人间琐事的不屑一顾。
第五、六句“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超脱的生活状态,即使与鸡共食,也能心境如鹤般高洁,而谷底的兰花被荆棘环绕,象征着诗人虽处困境,却依然保持高雅的志趣。
最后两句“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以景结情,远处山峰依旧可见,夕阳余晖映照在暮云之上,画面宁静而深远,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未来的淡然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晚年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内心世界。
匹马天涯。渐看看日暮,投宿谁家。
荒原数行衰柳,几缕残霞。
金风萧飒,叫寒云、雁阵横斜。
有谁见,病躯劳瘁,帽檐积满尘沙。
自念奔驰南北,把玉颜已缁,难换乌纱。
堪悲弃繻投笔,事事都差。
山村水驿,赚征人、送了年华。
抬望眼,仰天悲啸,剑镡冷浸霜花。
春愁易惹。叹少年碌碌,韶华难借。
又况是、孤旅天涯,对溪柳参差,山桃艳冶。
疏雨潇潇,才晴了、片时还下。
恨王孙流滞,芳草没情,绿遍平野。小庭日长閒暇。
检旧时纨素,独坐重写。
早自闭却重门,但花照孤眠,慵拨香灺。
弦冷尊空,更说甚、春宵无价。
恁凄凉、谁念此情,不如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