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峻阁傍云开,景色天然画里裁。
倚槛凭高频纵目,端阳光霁接天台。
凌空峻阁傍云开,景色天然画里裁。
倚槛凭高频纵目,端阳光霁接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中景象,通过“凌空峻阁傍云开”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这高耸的阁楼是自然的一部分,与云雾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下来,“景色天然画里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景色如同出自大自然之手,精心雕琢,美不胜收。
“倚槛凭高频纵目”描绘了站在阁楼上远眺的情景,诗人仿佛能跨越时空,纵览四周的美景,这种视角的转换,让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开阔与自由。最后,“端阳光霁接天台”一句,不仅描绘了阳光普照、雨后初晴的景象,还暗示了与远处天台的连接,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阁楼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以及站在高处俯瞰世界的广阔视野,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玉梅含腊传香,瑞萱秀茁开三四。
莲花沈漏,熊罴占应,洛阳名世。
岁比甘罗,□□□□,累棋观志。
向修文寓直,仙楼侍宴,梁王宝,真难俪。
多少襟怀未试,暂超然、壶中游戏。
试看献策,归瞻旒□,太常勋纪。
歌遇巫云,舞回邹莞,金钗扶醉。
有阴功仙赐,丹砂十纪,寿祺全畀。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老圃机务。
宰相得请归田里,久旱忽逢甘雨。怀鄂渚。
怅黄鹤楼前,鹦鹉翔烟屿。清魂可语。
奈信美江山,无穷湖海,难得故乡趣。
西园地,天意昔年曾许。埙篪近协音吕。
筑台浚沼方竣事,更办雪儿佳句。仍酹醑。
为祷尔三家,恐有治园谱。今吾胜古。
问孟氏芳邻,何时康乐,何似柬之圃。
勤勤香火,谨谨看经。专专供养他人。
种种作福,惟恐失了人身。
明明将来富贵,奈区区、贩骨艰辛。
终何济,愿人人听劝,别有良因。
拂袖归于物外,占道逍遥自在,燕处申申。
相结云朋霞友,风月亲亲。
斡运亘初一点,炼本来、真个真真。
神光灿,做长生,久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