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牛治夏畦,烈日正亭午。
莠草满平芜,赤旱无膏土。
负犁仗牛力,牛病力不努。
一犁未息肩,牛喘汗如雨。
踯躅牛不前,农人赫然怒。
鞭牛如鞭石,荆条集其股!
民以食为天,耕以牛为主。
忍哉此农人,胡不恤牛苦!
农人有别意,为牛病不愈。
故意磨死牛,翻可食牛脯!
病牛治夏畦,烈日正亭午。
莠草满平芜,赤旱无膏土。
负犁仗牛力,牛病力不努。
一犁未息肩,牛喘汗如雨。
踯躅牛不前,农人赫然怒。
鞭牛如鞭石,荆条集其股!
民以食为天,耕以牛为主。
忍哉此农人,胡不恤牛苦!
农人有别意,为牛病不愈。
故意磨死牛,翻可食牛脯!
这首诗《病牛》通过描绘农人在烈日下辛苦耕作的情景,以及对病牛的残酷对待,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和人性中的冷漠与残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细节描写,如“烈日正亭午”、“赤旱无膏土”、“牛喘汗如雨”等,生动地展现了农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劳作之艰辛。同时,通过对比农人对病牛的无情鞭打与对食物的渴望,表达了对农人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批判。
诗的结尾部分“农人有别意,为牛病不愈。故意磨死牛,翻可食牛脯!”更是将这种冷酷无情推向高潮,不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也引发了对人性深处善良与恶性的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绘,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道德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