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
《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未能葱岭从初祖,也不蓬莱访洞宾。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0)
注释
未能:没有能够。
葱岭:古代中国与中亚的交通要道。
初祖:道教或佛教中的创始人。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洞宾:道教仙人吕洞宾。
煎凤髓:炼制凤凰的精髓(比喻珍贵的仙丹)。
此老:这位年长的人。
执牛耳:比喻在某领域有权威或领导地位。
何人:指代谁。
笈:古代盛放书籍或物品的竹箱。
丹药:道教或医药中的灵丹妙药。
堤防病:预防疾病。
粉饰贫:用知识或学问来掩盖贫困。
老觉:老僧。
僧:僧人。
差省事:较为轻松省心。
韩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这里可能借指世俗之人。
强冠巾:勉强戴上世俗的帽子(指保持官职或社会地位)。
翻译
未能跟随初祖去葱岭,也不去寻访蓬莱仙人洞宾。
炼制仙丹之事还得归功于这位长者,而谁又能接下领导的重任呢?
丹药存放在笈中以防止疾病,书籍摆满案头以掩饰贫困。
年迈后觉得做僧人较为省心,韩公何必还要勉强戴上世俗的冠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情趣的诗句。

"未能葱岭从初祖,不也蓬莱访洞宾。" 这两句表明诗人并没有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去寻找仙境,而是选择了现实中的隐居生活,拒绝了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平淡的心态。"煎凤髓"是指煮制药材以求长生之意,而"执牛耳"则象征着与世隔绝,专心于自己的修炼。这里的"此老"和"何人"都指代诗人自己,强调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认同。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用丹药来预防疾病,并通过阅读图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粉饰贫"意味着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上是充实的。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出家做和尚的态度,以及对韩愈等文人的批评。这里的"老觉"可能是指自己或隐喻一般的隐士,而"韩公"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强冠巾"意味着勉强地去模仿别人,而非出自内心真实的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选择和精神世界的强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涉江采芙蓉

美人隔千里,四德齐凤凰。

声韵谐律吕,文绮动辉光。

梧叶飘金井,游子之何方。

十书不一到,情如针刺伤。

(0)

春日读姻亲瑶石黎内翰与傅丁戊山人诗因并奉怀

太史清才谁可拟,山人丽藻世同珍。

文园久切瞻台斗,莲社长悬梦葛巾。

海内交游稀见面,天涯吟望可怜春。

夭桃树下暗相忆,何事流莺啼更频。

(0)

追书张方伯封君平湖号卷二首·其一

梓庭遗泽恨,姜渡野芳情。

春晏长兰媚,风徐一鹭轻。

恩波天上荡,光岳槛边明。

夜半洲前笛,如闻咽濑声。

(0)

出京

献书此日出神州,残雪飞花满敝裘。

万里归心悬白发,三年离恨忆沧洲。

驱驰南北成多病,感慨烽烟欲倦游。

何处买山堪寄傲,丹砂吾拟问罗浮。

(0)

雨中怀友

客里秋风叹索居,况兼旬雨更愁余。

故园正值黄花候,京国偏逢落雁初。

袁绍未收襄北盗,相如犹对茂陵书。

风尘荏苒归何日,无限羁怀祇自纾。

(0)

题女道士院

晓汲云泉灌药畦,仙家宛似武陵溪。

春来两岸桃花发,莫把刘郎归路迷。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