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葱岭从初祖,也不蓬莱访洞宾。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未能葱岭从初祖,也不蓬莱访洞宾。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宿囊山三首(其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情趣的诗句。
"未能葱岭从初祖,不也蓬莱访洞宾。" 这两句表明诗人并没有像传说中的仙人那样去寻找仙境,而是选择了现实中的隐居生活,拒绝了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
"煎凤髓须还此老,执牛耳更属何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平淡的心态。"煎凤髓"是指煮制药材以求长生之意,而"执牛耳"则象征着与世隔绝,专心于自己的修炼。这里的"此老"和"何人"都指代诗人自己,强调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认同。
"笈储丹药堤防病,案设图书粉饰贫。"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用丹药来预防疾病,并通过阅读图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粉饰贫"意味着虽然生活简朴,但精神上是充实的。
"老觉为僧差省事,韩公何必强冠巾。"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出家做和尚的态度,以及对韩愈等文人的批评。这里的"老觉"可能是指自己或隐喻一般的隐士,而"韩公"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强冠巾"意味着勉强地去模仿别人,而非出自内心真实的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选择和精神世界的强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隐居生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