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平民事少,诗句定能清。
况作江西去,放教秋水生。
山花香淡泊,湘竹恨分明。
朝士多知尔,慈溪旧有声。
时平民事少,诗句定能清。
况作江西去,放教秋水生。
山花香淡泊,湘竹恨分明。
朝士多知尔,慈溪旧有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为友人张直翁即将前往筠阳任职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赴任地方的清新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友人品德的肯定。"时平民事少"一句,反映出诗人希望友人所到之处社会安宁,政务不多。"诗句定能清"则预祝友人在清雅的环境中写出佳作。
"况作江西去,放教秋水生",描绘了江西的自然景色,暗示友人的离去将给当地带来新的生机,如同秋水般清澈。"山花香淡泊"进一步渲染了筠阳的宁静与恬淡,"湘竹恨分明"则寓言友人如湘竹般坚韧,情感清晰。
最后两句"朝士多知尔,慈溪旧有声",称赞友人在朝中已有良好的声誉,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对他在筠阳也能延续良好口碑的信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品德的赞赏。
君不见行路难,亦容易,握草为金不为贵。
难曾平地涌波澜,易复到处列祥瑞。
堪笑堪悲能几几,天上人间立高轨。
兄弟十字越参星,一义同心淡秋水。
因忆韶阳古风骨,石火雷光迟出没。
隔身之句是程途,扣门之问非窠窟。
殷勤报君记取,方外周游看爪距。
虎狼丛不遇知音,剔起眉毛便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