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飙凉冷又晴晖,九日山行老所宜。
风景每将观物眼,菊花长此傲霜枝。
天空极浦初闻雁,秋尽寒檐未授衣。
满目茱萸堪采佩,西山戎马恨归迟。
霜飙凉冷又晴晖,九日山行老所宜。
风景每将观物眼,菊花长此傲霜枝。
天空极浦初闻雁,秋尽寒檐未授衣。
满目茱萸堪采佩,西山戎马恨归迟。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自在九月的北郊山中漫步的情景。霜风微凉,阳光洒落,正是适合老人登山的好时节。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将四周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巧妙融合。菊花傲立霜中,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天空中雁阵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而秋尽未尽之时,寒意已至,诗人未及添衣,这既是自然界的变迁,也是人生百态的隐喻。
诗中“满目茱萸堪采佩”一句,不仅描绘了茱萸遍地的景象,也暗含了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传统习俗,增添了节日的氛围。最后,“西山戎马恨归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切和对和平回归的渴望,情感深沉,意味悠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月当午。更时值离明,罡填鬼户。
萧斋炼草成丹,扶急持危,遵生济度。随时俗。
还将酒泛菖蒲,庭栽葵菽。
臂悬彩线灵符,衣纫兰佩,门悬艾虎。
当轩海榴喷火,池莲艳日,垂杨宿雾。
且自散发披襟,腾吟吊古。竞渡声喧,何处争旗鼓。
叹流光,半生过隙,等闲如许。岁逐良辰去。
看新月,又催日暮。抵事虚歌舞。
扶沉醉,更向玉人低语。满捧瑶卮,莫停金缕。
窈渺珠帘,微茫宝镜,仿佛绡宫锦地。
便湘水无波,压残兰蕊。
恰见素面凝妆,只粉痕、一线垂红泪。
梅花魂冷,梨花梦断,云屏深闭。何事。临琼砌。
但消受东君,幽情寒思。还领却艳阳,平些春意。
素手喜拈绛蜡,畏珠箔、风侵回绣被。
应渐博、艳雪枝头,留作晓霞凝睇。
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双照泪痕犹在。
忍令分携,怯空房难耐。
无人处,生怕落花风起,轻把檀痕吹坏。
惜惜情怀,料身中不快。问何曾、走马章台内。
又非因带甲榆关外。何苦东去西飞,判相思分界。
看弹琴、谁写芙蓉黛。伴薰香、莫绾鸳鸯带。
只好教、笼里鹦哥,咒那人无赖。
霁色迎人,檐花恋客,暇日帘敞前楹。
杯浮醽醁,秋满凤凰城。
笑听吴歈佐酒,繁丝与、夜气同清。
灯儿下、梨花素面,看煞小秦青。轻盈。
且漫说,殷勤渭唱,窈窕旗亭。
尽烧残绛蜡,炙暖鹅笙。
奏彻江东白苎,座中有、杜牧多情。
浑消尽,闲愁万斛,瑶瑟忆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