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持魁柄辅皇图,退隐林泉岁再除。
勋烈早推戡难际,精神不减渡江初。
遥知台岳灵仙窟,雅称磻溪将相居。
好在先声震南楚,一堂风月暂踌躇。
两持魁柄辅皇图,退隐林泉岁再除。
勋烈早推戡难际,精神不减渡江初。
遥知台岳灵仙窟,雅称磻溪将相居。
好在先声震南楚,一堂风月暂踌躇。
此诗赞颂了宋朝建炎年间丞相吕忠穆公的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首句“两持魁柄辅皇图”,描绘了吕公两次执掌朝政,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的伟业。接着“退隐林泉岁再除”一句,展现了他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操。
“勋烈早推戡难际,精神不减渡江初”两句,赞扬了吕公在平定祸乱、渡江作战时的英勇与智慧,即使在晚年仍保持着年轻时的斗志和精神风貌。接下来“遥知台岳灵仙窟,雅称磻溪将相居”则表达了对吕公归隐之地的想象,认为其所在之地如同神仙居住之所,与磻溪(古代著名的将相隐居地)相媲美,进一步凸显了吕公的非凡气度。
最后,“好在先声震南楚,一堂风月暂踌躇”两句,赞美了吕公在南楚地区声名远播,即便是在归隐之时,也依然能享受风月之美,暂时驻足欣赏,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吕公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与军事家的同时,也是一位追求内心平静、崇尚自然之美的智者形象。
郁郁羇怀久欲东,故园何日割蒿蓬。
可堪世路尘缨缚,却使云山蕙帐空。
待价深藏非左计,汗颜为斲岂良工。
须知吕望严陵辈,亦是沧浪一钓翁。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
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
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
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
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
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
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
诵公获稻句,倍为公兴叹。
田父苦亢旱,伤心涕泗沱。
使君悯斯民,雩禜亦何多。
古庙舞群巫,袂属肩相摩。
密云自西郊,奈汝旱魃何。
天官感精诚,霹雳加谴诃。
遂协毕星好,一洗吾民痾。
顿觉田亩间,欢然声气和。
人生一饱足,宁复忧其他。
要当及丰年,对酒仍高歌。
只愁偃鼠腹,未醉颜已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