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叠云山绕画垣,不知何处紫云村。
平畴高下青林出,涧水东西白鸟翻。
犊子晚归看海月,杏花春冷闭柴门。
深村却喜无官长,晴雨桑麻可细论。
万叠云山绕画垣,不知何处紫云村。
平畴高下青林出,涧水东西白鸟翻。
犊子晚归看海月,杏花春冷闭柴门。
深村却喜无官长,晴雨桑麻可细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首句“万叠云山绕画垣”,以壮丽的山峦环绕着如画的围墙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不知何处紫云村”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一个想象中的美丽村落,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平畴高下青林出,涧水东西白鸟翻。”这两句通过对比平地与山林,以及流动的涧水与飞翔的白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平地上的田畴与高处的绿林相映成趣,涧水潺潺,白鸟翱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图景。
“犊子晚归看海月,杏花春冷闭柴门。”此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宁静景象。小牛在黄昏时分归来,抬头望见海面上的月亮,而春天的杏花在微寒中悄然绽放,闭合的柴门则象征着村庄的安宁与和谐。这一场景既温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最后,“深村却喜无官长,晴雨桑麻可细论。”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官场束缚、享受自然与农事的乐趣的向往。在这样的深村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讨论晴天雨天的农事,体现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乡村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