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寸镜如寸月,踯躅下阶行未发。
暗将心事出门前,细听行人语仓卒。
宵行无烛祝紫珍,欲代金钱卜远人。
百虫夜号人语乱,报得平安刚一半。
自嗟不及镜中身,长与镜前人对面。
镜听镜听□镜何,年年归信成蹉跎。
胸前寸镜如寸月,踯躅下阶行未发。
暗将心事出门前,细听行人语仓卒。
宵行无烛祝紫珍,欲代金钱卜远人。
百虫夜号人语乱,报得平安刚一半。
自嗟不及镜中身,长与镜前人对面。
镜听镜听□镜何,年年归信成蹉跎。
这首诗以镜为喻,描绘了镜中人与镜外人的关系,以及镜中人对镜外世界的关注和期待。诗中的“胸前寸镜如寸月”,形象地描绘了镜在人物心中的位置,如同月亮般明亮而不可触及。通过“暗将心事出门前,细听行人语仓卒”这一句,展现了镜中人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关注,即使是在夜晚,也能够倾听行人的匆匆话语。
“宵行无烛祝紫珍,欲代金钱卜远人”则进一步深化了镜中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没有光亮的夜晚,镜中人默默祈祷,甚至愿意用金钱来占卜远方亲人的安危,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和忧虑。
“百虫夜号人语乱,报得平安刚一半”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人声的杂乱,反衬出镜中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只得到了平安的一半消息,另一半则是未知的担忧。
最后,“自嗟不及镜中身,长与镜前人对面。镜听镜听□镜何,年年归信成蹉跎。”表达了镜中人对自己无法直接参与现实生活的遗憾,以及对年复一年未能得到亲人归信的无奈。整个诗篇情感细腻,寓意深远,通过镜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三日山行风绕林,天寒岁暮客愁深。
心期已误梅花笑,急雪无端更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