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四章·其三》
《扬州四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唇齿津梁同白下,挈提冲要是朱方。

渠通甓社堪储涨,地拓平山拟种桑。

指北天艘劳浙运,临南关隘重江防。

应多善策师韩范,但说风流笑谢王。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扬州四章》中的第三章,通过描绘扬州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人物,展现了扬州作为江南水乡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古代交通、军事和文化上的作用。

首联“唇齿津梁同白下,挈提冲要是朱方”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扬州与南京(白下)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同唇齿相依,共同承担着水陆交通枢纽的角色。这里的“挈提冲要”指的是扬州在交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朱方”则代指镇江,进一步强调了扬州在长江流域的中心地位。

颔联“渠通甓社堪储涨,地拓平山拟种桑”则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出发,赞美了扬州的水利资源和农业潜力。甓社渠的建设使得扬州能够有效应对洪水,同时广阔的平山地区适合种植桑树,为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颈联“指北天艘劳浙运,临南关隘重江防”揭示了扬州在古代水上运输中的关键作用。北向的船只频繁往来于浙江,而南面的关隘则加强了对长江的防御,体现了扬州在南北物资流通和国家安全上的重要地位。

尾联“应多善策师韩范,但说风流笑谢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韩愈和范仲淹的敬仰,认为他们为扬州乃至整个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以“笑谢王”(谢安)暗喻扬州的繁荣景象,暗示扬州不仅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未来也应充满希望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扬州未来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诗一首

新经牛渚弃星槎,倒影光中蹙紫霞。

竹马儿童休借问,君恩还许过吾家。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一○四

君命重宣降薜萝,不容静处萨婆诃。

襕衫席帽寒酸甚,又向人前唱哩啰。

去年梅,今岁柳,颜色馨香依旧。

人渐老,水长流,无心道合头。

(0)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其三

出岫油然亦乘兴,倦飞随意即知还。

有心知到无心域,鸟恋故林云在山。

(0)

蒋山送无著道人归舒州

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

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

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0)

夏散辄病既病且恼因书山偈示一一禅者

万劫一瞬视,尘沙不动移。

若为论过未,并总入无时。

海阔波仍匝,心通佛可齐。

床头木枕子,推出恐人迷。

(0)

喜晴寄张使君

使君仁术物同情,日望田畴祝颂成。

夜滴未休心欲折,朝阳初放眼先明。

比年岁熟多中上,此事边防系重轻。

食足讼稀真可乐,时倾杯酒话平生。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