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待制湖楼》
《陈待制湖楼》全文
宋 / 赵师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何处飞来缥缈中,人间惟有画图同。

两层帘幕垂无地,一片笙箫起半空。

岩竹倒添秋水碧,渚莲平接夕阳红。

游人未达蒙庄旨,虚倚栏干面面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dàizhìlóu
sòng / zhàoshīxiù

chùfēiláipiǎomiǎozhōngrénjiānwéiyǒuhuàtóng

liǎngcéngliánchuípiànshēngxiāobànkōng

yánzhúdǎotiānqiūshuǐzhǔliánpíngjiēyánghóng

yóurénwèiméngzhuāngzhǐlángānmiànmiànfēng

注释
缥缈:形容人或物轻盈、不真切的样子。
画图:指画卷或绘画,这里比喻人间景象。
两层帘幕:指多层或厚重的窗帘。
岩竹:生长在岩石上的竹子。
蒙庄旨:指庄子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超脱世俗的逍遥境界。
翻译
何处飞来的身影在空中飘渺,人间只有画卷能描绘相同。
双重窗帘垂落无边,半空中传来笙箫声悠扬。
山岩上的竹子倒映着秋水更显碧绿,湖中的莲花与夕阳平齐染上红晕。
游人若不懂庄子的深意,徒然倚着栏杆面对清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楼的神秘与美丽。首句“何处飞来缥缈中”暗示了湖楼的超凡脱俗,仿佛从云端飘然而至,令人神往。接下来的“人间惟有画图同”强调了湖景如画,美不胜收,只有在画卷中才能觅得其相似之处。

“两层帘幕垂无地”形象地描绘了湖楼四周垂挂的重重帘幕,既增添了神秘感,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而“一片笙箫起半空”则通过音乐的悠扬,进一步渲染了湖楼的雅致和灵动,仿佛乐声穿越云霄,飘荡在湖面上。

“岩竹倒添秋水碧,渚莲平接夕阳红”两句,通过描绘岩竹映衬下的秋水之碧和湖中的莲花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景象,展现出湖光山色的绚丽多彩,富有诗意。

最后,“游人未达蒙庄旨,虚倚栏干面面风”表达了诗人对游人未能领悟庄子超然物外哲学的惋惜,同时也寓言般地写出了湖楼的静谧与深意,只有真正静心欣赏,才能领略其中的风雅与哲理。

总的来说,赵师秀的《陈待制湖楼》是一首意境深远、画面生动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师秀

赵师秀
朝代:宋   号:灵秀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70~1219年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送程给事知越州

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

一节帝颁严使旆,十州人喜拥壶浆。

彯缨自结凝旒眷,揽辔思澄插笔乡。

刘晏有材将大用,豫章楼上急飞觞。

(0)

湖上二首·其一

石湖春色太可怜,却似美人明镜前。

锦甸平铺鸭绿水,白云飞动蔚蓝天。

(0)

艾如张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

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

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

艾叶绿花谁剪刻?中有祸机不可测!

(0)

寄殷协律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0)

怨诗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0)

观村童戏溪上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