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泉寺》
《龙泉寺》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哀牢汉南徼,讶尔学西天。

凿石开龙象,穿山引梵泉。

胡奴长礼佛,法侣共安禅。

暂暇来相访,难同静者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泉寺的佛教氛围与环境,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文化气息。首句“哀牢汉南徼,讶尔学西天”以地理方位引入,暗示着龙泉寺位于偏远之地,却能吸引来自西方的佛教学习者,展现出其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接着,“凿石开龙象,穿山引梵泉”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观来象征佛法的深远和纯净。凿石开凿出的龙象,象征着佛法的宏大与庄严;穿山引出的梵泉,则寓意着佛法如同清泉,滋润人心,净化灵魂。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建筑特色,更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内在精神。

“胡奴长礼佛,法侣共安禅”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内僧侣的生活状态。胡奴(可能指外来僧侣或信徒)长年恭敬地礼拜佛像,而法侣(僧侣)则共同在禅定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种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佛教追求的平等、慈悲与和谐的价值观。

最后,“暂暇来相访,难同静者缘”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偶尔会渴望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与静心之人相遇,共享片刻的宁静与平和。这不仅是对龙泉寺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安宁与智慧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龙泉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人们心灵的深刻影响。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莲花源

花开十丈照峰头,露褪红衣烂不收。

太乙真人多逸兴,稳眠一叶泛中流。

(0)

谢人惠金橘

开奁拜嘉贶,俯视目已眩。

从天落旋星,有客射金弹。

清香如始摘,佳味不少变。

寄谢岭头人,梅花惭赠远。

(0)

寄题黄州德厚庵

达命斯顺受,务德其勉修。

诚己有要道,兹外非所求。

使君名是庵,可谓善自谋。

端居若无营,志业日以休。

心端物自正,化行速如邮。

野辟岁有获,庭虚讼无留。

民俗兴礼让,闾阎息奸偷。

可以报上恩,可以嗣先猷。

倘异于此道,则为是庵羞。

(0)

送忠玉提刑还朝

十五年前相遇地,白头还喜一樽同。

从容笑貌忘君老,款密情期似乃翁。

别席俯迎篱菊秀,全家看尽渚莲红。

临分不用言为赠,奕世忠臣自祖风。

(0)

送八哥入都

驱车望平野,赤日照万里。

子行抱痾瘵,无乃困跂履。

勿为少别念,且为会合喜。

为我谢亲友,黄鹄今举矣。

(0)

夜坐有怀黎君

霜风动脩竹,寒月照广庭。

此夕南堂客,得无羁旅情。

束书万里外,徒步游上京。

岂惮行役劳,所期功与名。

高文日以丽,经义素所明。

顾我顽钝姿,无以延英声。

衔哀谢时好,守拙伏茅衡。

伫君取高第,光华慰友生。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