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隆已死画笔枯,画归天上人间无。
公从何处得此图,眼明岭海三叹吁。
天策上将天为徒,指挥群龙清八区。
褒鄂英卫供扫除,功成告庙金模胡。
歌童舞女不愿渠,乃此数士相为娱。
铁面苦口谈诗书,直欲措世如唐虞。
老隆妙手神所摹,苍头庐儿亦敷腴。
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
老隆已死画笔枯,画归天上人间无。
公从何处得此图,眼明岭海三叹吁。
天策上将天为徒,指挥群龙清八区。
褒鄂英卫供扫除,功成告庙金模胡。
歌童舞女不愿渠,乃此数士相为娱。
铁面苦口谈诗书,直欲措世如唐虞。
老隆妙手神所摹,苍头庐儿亦敷腴。
祝公归直承明庐,愿持此道补帝裾。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名为《题张仲钦所藏隆茂宗画登瀛图》。诗中描绘了对一幅由隆茂宗所绘之画的赞美与欣赏。画中人物形象生动,天策上将的形象被描绘得威严而神圣,指挥着群龙,象征着清平八区的统治。画中还出现了歌童舞女与英卫,以及铁面苦口谈论诗书的士人,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富有深意的画面。
诗人在描述这幅画时,不仅赞叹其艺术价值,更表达了对画中人物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理想境界的向往。他希望画中的主人翁能够回到直承明庐,以补皇帝的衣襟,即意味着希望他能继续在政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和政治领袖的美好愿景。
雾光散兮曈曈,蘪芜青兮椒红。
石上菖蒲生紫茸,曲屿苹长丝影重。
雉鷕鷕兮鹿伎伎,圆鳞金光出寒水。
碧鼎收香养云子,三脊白茅断为委。
平壶玉酒清于空,开壶芳新破晓风。
罍前洗爵奠当中,海南沉水烟蒙蒙。
人有诚,神有灵,幽明通,荐芳馨。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
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
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
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
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
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
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
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
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
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
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
溪水秋更清,天晴好行舟。
叩舷发吴歌,荡漾无时休。
朝戏朱坡下,暮宿青岭头。
胜事或有得,随意终日留。
往年思此乐,屡叹来无由。
今我方求田,意欲营东畴。
兹计傥能就,遂免卒岁忧。
身随鸥泛泛,心逐鱼悠悠。
南舍与北邻,杖策步可投。
更祈旸雨时,禾稌常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