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何在。悄不见、歌容舞态。
有阁外、西山几点,槛外长江一带。
秖共他、少年王郎,凭阑感叹无聊赖。
却客底逢欢,尊前得句,序出风流佳槩。
又怎奈、嬉游处,人散后,韶华易改。
如今但暮雨,朝云来去,落霞孤鹜长千载。
此情谁解。叹萍踪、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债。
霜髭尽短,赢得愁心似海。
滕王何在。悄不见、歌容舞态。
有阁外、西山几点,槛外长江一带。
秖共他、少年王郎,凭阑感叹无聊赖。
却客底逢欢,尊前得句,序出风流佳槩。
又怎奈、嬉游处,人散后,韶华易改。
如今但暮雨,朝云来去,落霞孤鹜长千载。
此情谁解。叹萍踪、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债。
霜髭尽短,赢得愁心似海。
这首《薄倖·滕王阁怀古》由清代诗人高深所作,通过对滕王阁的追忆与怀古,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
开篇“滕王何在”,以一问引出对滕王阁的怀念,随后“悄不见、歌容舞态”描绘了滕王阁往日繁华景象的消逝,通过“阁外、西山几点,槛外长江一带”的景物描写,勾勒出滕王阁周围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接着,“秖共他、少年王郎,凭阑感叹无聊赖”一句,将目光聚焦于滕王阁的主人——王勃,通过“少年王郎”的形象,展现了王勃在滕王阁上的感慨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却客底逢欢,尊前得句,序出风流佳槩”则进一步描绘了滕王阁昔日的欢乐场景,通过“逢欢”、“得句”、“风流佳槩”等词语,展现了滕王阁作为文人聚会之所的风采。
然而好景不长,“又怎奈、嬉游处,人散后,韶华易改”一句转折,点明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滕王阁的热闹与繁华终将消逝,人去楼空,韶华易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如今但暮雨,朝云来去,落霞孤鹜长千载”以自然景象的变换,象征着历史的更迭与时间的永恒,滕王阁虽已不在,但其故事与记忆却如同落霞孤鹜一般,长存于世,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此情谁解。叹萍踪、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债。霜髭尽短,赢得愁心似海”则是诗人自我的感慨,将个人的命运与滕王阁的历史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身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奈与忧愁。
整首词通过滕王阁这一历史遗迹,反映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实落寞的对比,以及对人生短暂、历史永恒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