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露渐野草,湛湛朝欲晞。
日出城隅路,清风吹我衣。
窈窕秦川女,厌浥独行时。
朱颜发光泽,灼灼映晨晖。
徒怀抱柱信,相逢终自疑。
不惜千金佩,何由通我辞。
寸心一不谅,枉负桑中期。
零露渐野草,湛湛朝欲晞。
日出城隅路,清风吹我衣。
窈窕秦川女,厌浥独行时。
朱颜发光泽,灼灼映晨晖。
徒怀抱柱信,相逢终自疑。
不惜千金佩,何由通我辞。
寸心一不谅,枉负桑中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郊野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物的和谐共处。首句“零露渐野草,湛湛朝欲晞”以露珠渐渐润湿野草,预示着清晨的湿润和生机,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日出城隅路,清风吹我衣”两句,日光初照,清风拂面,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窈窕秦川女,厌浥独行时”则转向对一位女子的描写,她独自在湿润的早晨行走,其身影与环境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淡雅之美。“朱颜发光泽,灼灼映晨晖”赞美了女子的美丽,她的容颜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如同火焰般耀眼,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青春活力与魅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思念与追求:“徒怀抱柱信,相逢终自疑。不惜千金佩,何由通我辞。”诗人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既渴望与女子相遇,又因种种原因而感到不安与犹豫。他甚至不惜花费重金,却仍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一句“寸心一不谅,枉负桑中期”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美好情感难以实现的深深惋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