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水浸芙蓉花,君来别我将还家。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
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
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
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
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
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
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
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
清江水浸芙蓉花,君来别我将还家。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
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
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
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
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
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
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
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
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的《送人还江西》以送别为题,描绘了友人归乡的场景与心情,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清江水浸芙蓉花”,以清江之水与芙蓉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预示着友人归途的美好。接着,“君来别我将还家”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离别的不舍。
“知君家在临川住,十载从宦游京华”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往经历的了解,也暗示了友人长期在外奔波的辛劳。接下来,“职居宗正掌清近,亲见玉牒滋仙葩”描绘了友人在官场的地位与成就,同时“圣恩如天浩无际,特赐休老寻烟霞”则透露出友人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生活的愿望。
“都门祖饯拥冠盖,有琴在囊书在车”通过送行的盛大场面和随行物品的描写,展现了友人归乡前的庄重与期待。“到家山水想依旧,西风落木秋更佳”则预祝友人回到家乡后,能够享受到熟悉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季节变化。
“晓窗一枕梦初破,忘却厅鼓趋晨衙”描绘了友人归家后的日常生活,虽有公务在身,但内心已沉浸在家庭的温馨与自然的宁静之中。“山田霜降稻新刈,晴溪水涸鱼堪叉”进一步展现家乡的田园生活,稻谷收割、溪水干涸、鱼儿可捕,充满生机与和谐。
“陶然醉卧菊篱下,人生此乐真无涯”表达了友人对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如同陶渊明般的生活态度。“二疏荣归难独美,朝野叹羡良非誇”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赞誉,并暗示了这种荣耀并非仅属于个人。
最后,“惭余未遂报明主,敢忆五湖乘钓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友人那样有所作为的自责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赋诗赠君西别去,侧身东望空长嗟”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切关怀,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有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荣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三朝元老,忽赋归来,未了君王眷瞩。
平生事满丹青,有何不足。
乡里争看天上人,笑声喧动西湖曲。
从今后、山南山北,到处随吾所欲。
曾读汉唐宋,许多年,只一本名臣录。
试与从头点检,几人全福。
天留绿野旧规模,清风吹醒红尘目。
任教他、桃李开遍,公门不如松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