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始知美,反坐画师罪。
何不未画前,一见免后悔。
青冢月夜魂,美人久尘土。
勿论魂归时,和亲亦已苦。
和亲及增币,禦边策非正。
谁欤作俑人,祸端始娄敬。
见面始知美,反坐画师罪。
何不未画前,一见免后悔。
青冢月夜魂,美人久尘土。
勿论魂归时,和亲亦已苦。
和亲及增币,禦边策非正。
谁欤作俑人,祸端始娄敬。
此诗《王明君》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表达了对和亲政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首句“见面始知美”描绘了王昭君初次与人相见时的惊艳之美,引出其绝世容颜。然而,“反坐画师罪”一句则暗示了画师未能完全捕捉到王昭君的真谛,使得画像与真人相去甚远,从而埋下了后文对和亲政策的批判伏笔。
“何不未画前,一见免后悔”通过假设,强调了在王昭君未被画成画像之前,人们便能直接见到其真实美貌,避免了因画像失真而产生的遗憾。这一设想不仅赞美了王昭君的美丽,也暗含了对和亲政策下,王昭君被迫远离故土、牺牲个人幸福以换取国家和平的无奈与悲哀。
接下来的“青冢月夜魂,美人久尘土”两句,将王昭君的形象与青冢(其墓地)联系起来,通过月夜的凄凉氛围,渲染了王昭君孤独终老的悲剧命运。同时,“久尘土”三字,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她生命的消逝与被遗忘。
“勿论魂归时,和亲亦已苦”则进一步揭示了和亲政策对王昭君个人命运的残酷影响,即使在死后,她的灵魂也无法摆脱痛苦与哀伤。
最后,“和亲及增币,禦边策非正”明确指出了和亲政策及其伴随的增币行为并非解决边境问题的正当途径,暗示了这种政策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
“谁欤作俑人,祸端始娄敬”将矛头指向了提出和亲建议的人,即娄敬,认为正是他的建议导致了王昭君的悲剧命运,以及整个国家在和亲政策下的长期困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体命运与国家政策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昌黎文章伯,乃是圣人耦。
传道自孟轲,渊源极师友。
雄词障百川,伟论挂众口。
馀事付诗篇,雅健古无有。
尤工用险韵,妥贴等妍丑。
毅然倔强姿,挥此摩天手。
立朝著大节,去作潮阳守。
驱扫云雾开,约束鲛鳄走。
位虽不称德,妙誉垂不朽。
譬犹观泰山,群岭皆培塿。
又如众星中,错落仰北斗。
籍湜何足云,齐名岂其柳。
黄门急诏下,趣封南郡王。
鸾辂俨且深,班剑列成行。
建以左纛旆,树以羽葆幢。
骨肉厚恩义,门户生辉光。
分封得大国,四境弥土疆。
那知以嫌猜,将身触嗔怒。
徵我还上都,令我不得住。
夺我封侯印,被我五两组。
低头屏气息,对客不敢语。
红窗昏夜灯,白泪堕秋雨。
郁郁两大树,依依近墙宇。
鸦鸦枝上啼,腷腷振两羽。
沉沉夜未央,紞紞方三鼓。
侍儿闻之喜,揽衣中夜起。
起敲斋閤门,秉烛具肴旨。
再拜前致词,灵乌未可鄙。
吾闻乌夜啼,霈泽覃万里。
杲杲方平旦,使者已在门。
官家有诏书,为君敦厚恩。
旧愤知己释,徙封意增勤。
客有鲍书记,当代称能文。
命作啼乌曲,乐府传清芬。
人生欲富贵,生身恨不早。
富贵岂不好,危机亦难蹈。
古来兄弟间,生死在一朝。
煮豆然豆豆叶焦,灵乌莫厌声哓哓。
《乌夜啼》【宋·周紫芝】黄门急诏下,趣封南郡王。鸾辂俨且深,班剑列成行。建以左纛旆,树以羽葆幢。骨肉厚恩义,门户生辉光。分封得大国,四境弥土疆。那知以嫌猜,将身触嗔怒。徵我还上都,令我不得住。夺我封侯印,被我五两组。低头屏气息,对客不敢语。红窗昏夜灯,白泪堕秋雨。郁郁两大树,依依近墙宇。鸦鸦枝上啼,腷腷振两羽。沉沉夜未央,紞紞方三鼓。侍儿闻之喜,揽衣中夜起。起敲斋閤门,秉烛具肴旨。再拜前致词,灵乌未可鄙。吾闻乌夜啼,霈泽覃万里。杲杲方平旦,使者已在门。官家有诏书,为君敦厚恩。旧愤知己释,徙封意增勤。客有鲍书记,当代称能文。命作啼乌曲,乐府传清芬。人生欲富贵,生身恨不早。富贵岂不好,危机亦难蹈。古来兄弟间,生死在一朝。煮豆然豆豆叶焦,灵乌莫厌声哓哓。
https://shici.929r.com/shici/3RLiXjby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