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溪十首.架水藤》
《杏溪十首.架水藤》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濛濛紫花藤,下复清溪水。

若遣随波流,不如风飘起。

风飘或近堤,随波千万里。

(0)
注释
濛濛:形容茂盛、模糊的样子。
紫花藤:紫色的开花植物,可能是牵牛花之类的。
清溪水:清澈的小溪流水。
随波流:顺着水流的方向移动。
风飘起:被风吹起来。
堤:河岸或堤坝。
千万里:形容距离非常远。
翻译
茂盛的紫色花朵缠绕着藤蔓,下面流淌着清澈的溪水。
如果让它顺流而下,还不如让风吹动它升起。
风吹起时,它可能会靠近河堤,而在水流中则可能漂浮千里之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漂泊生涯的向往。开篇“濛濛紫花藤”给人以温馨而神秘的感觉,那些缭绕的紫色花朵似乎在轻柔地摇曳。紧接着“下复清溪水”则将画面引入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向低处。

接下来的两句“若遣随波流,不如风飘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情感的抒发。如果让心灵随着溪水漂泊,那种平淡无奇的生活不如像风一样自由地飞扬。这种比喻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两句“风飘或近堤,随波千万里”,诗人用“风”来比喻自己的心灵,或许就在堤岸附近轻轻飘扬,但如果选择随波逐流,那种旅程将无远弗届,达到千万里的遥远之地。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远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溪水与风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精神自在的追求。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与鲜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褒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

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

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

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

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

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

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

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

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

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0)

浪痕龙迹老敧危,流落何时别故枝。

岁月空教苔藓积,芳菲长倩薜萝知。

有文在朽人难识,无蠹藏心鸟莫窥。

家近沧浪从汎去,碧天消息不参差。

(0)

楚事

悲秋应亦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

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

(0)

即席

竹引丝随袅翠楼,满筵惊动玉关秋。

何人借与丹青笔,画取当时八字愁。

(0)

览古十四首·其二

兴亡道之运,否泰理所全。

奈何淳古风,既往不复旋。

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贤。

王业与霸功,浮伪日以宣。

忠诚及狙诈,殽混安可甄。

馀智入九霄,守愚沦重泉。

永怀巢居时,感涕徒泫然。

(0)

谢欧阳侍郎寄示新集

宫锦三十段,金梭新织来。

殷勤谢君子,迢递寄寒灰。

鸑鷟对鼓舞,神仙双裴回。

谁当巧裁制,披去升瑶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