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补陀宝阁》
《登补陀宝阁》全文
明 / 金镒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久怀登览兴,偶作化城游。

觉海通金刹,慈云护宝楼。

昙花非色相,祇树不知秋。

绣栱悬霄汉,雕阑控斗牛。

徘徊双眦决,汗漫一身浮。

遐观三千界,雄图四百州。

夕阳兴废迹,逝水古今愁。

回首沧江上,高歌起白鸥。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金镒的《登补陀宝阁》诗,以登高远眺的视角,描绘了对佛教圣地补陀山的景致与感悟。全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佛教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久怀登览兴,偶作化城游”,开篇即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登山览胜的向往,偶然间得以实现这一愿望,仿佛是心灵的归宿。这里“化城”一词,既指实际的山城,也暗含佛教中“化城”之喻,象征着精神上的归依。

颔联“觉海通金刹,慈云护宝楼”,进一步描绘了补陀山的壮丽景象。觉海,象征智慧的海洋;金刹,即金色的佛塔,代表佛教的神圣与庄严;慈云,则是慈悲的象征,保护着宝楼,寓意着佛法的庇护与慈爱。

颈联“昙花非色相,祇树不知秋”,通过对比昙花短暂而纯净的生命与自然界四季更迭,表达了对佛教中“无常”与“空”的深刻理解。昙花虽美,却非永恒之物,祇树(佛教中指佛陀讲法之地)也不知季节更替,强调了物质世界的无常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尾联“绣栱悬霄汉,雕阑控斗牛”,描绘了宝阁建筑的宏伟壮观,绣栱高悬于天际,雕阑连接着斗牛星宿,不仅展示了建筑艺术的精湛,也象征着人类文明与宇宙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徘徊双眦决,汗漫一身浮”,诗人站在宝阁之上,目光在天地间徘徊,心灵仿佛随着飘渺的云雾一同飞翔,体验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遐观三千界,雄图四百州”,表达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对世界万物的深邃思考,三千界与四百州分别代表了佛教中的无量世界和现实中的广阔疆域,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宏观把握。

“夕阳兴废迹,逝水古今愁”,夕阳西下,诗人回望历史的兴衰更迭,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

“回首沧江上,高歌起白鸥”,诗人最终以悠扬的歌声,与白鸥相伴,回归自然,表达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佛教哲学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金镒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其三

水涨苔梳发,风晴麦漾须。

茶香度深竹,灯影射平芜。

岁月江流驶,乾坤客枕孤。

鄞乡风物好,莼菜出湘湖。

(0)

枕上闻蛩有感

桑鸟催耕缘底事,草虫促织竟何成。

春风秋月祗垂泪,北斗南箕空得名。

有客悲歌持筑击,何时至治以韶鸣。

吾侪吟咏还如此,哀乐不知何处生。

(0)

山居

雀饮梅心雪,鱼吞水面云。

山居差有味,世事不堪闻。

野烧穷狸穴,晴霄转雁群。

溪寒春未著,闰月压馀分。

(0)

十月十八日闻雁

一声空杳分千响,万里荒凉月正明。

共说江南旧来处,还思沙漠远行程。

如哀如怨知何事,相应相呼也有情。

惊起芦花不成梦,江城应是报严更。

(0)

十二月十三日晒药有感

卖药不二价,买书甘一贫。

谁于无妄世,完此不赀身。

酒熟狂连月,花香走四邻。

因思少年事,默默自沾巾。

(0)

再题巾山二绝贻王如山监簿·其二

天将秋露沐云鬟,故遣松巅鹤势盘。

诗客惟看半江月,不知一半在阑干。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