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尘输一斛,下局定何如?
造雷布雾未了,争秘幻人书。
山下呼龙种草,海上骑鱼采药,谁解忆蘼芜?
一钓六螯去,覆溺渺愁予。上清字,还丹诀,总无须。
女娲炉底焰冷,怎怪杞人愚?
不赴钧天广乐,不叙真灵位业,煮石隐匡庐。
笺注混沌谱,鸡犬莫相呼。
玉尘输一斛,下局定何如?
造雷布雾未了,争秘幻人书。
山下呼龙种草,海上骑鱼采药,谁解忆蘼芜?
一钓六螯去,覆溺渺愁予。上清字,还丹诀,总无须。
女娲炉底焰冷,怎怪杞人愚?
不赴钧天广乐,不叙真灵位业,煮石隐匡庐。
笺注混沌谱,鸡犬莫相呼。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其内容深邃,情感丰富,充满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
开篇“玉尘输一斛,下局定何如?”以玉尘起兴,引出对棋局的思考,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可预知性。接着“造雷布雾未了,争秘幻人书”两句,描绘出一幅神秘莫测、变幻无穷的景象,象征着世事的多变与难以捉摸。
“山下呼龙种草,海上骑鱼采药,谁解忆蘼芜?”三句则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这里既有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好奇。
“一钓六螯去,覆溺渺愁予。”这两句以钓鱼为喻,形象地表达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孤独与无助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得失与抉择。
接下来,“上清字,还丹诀,总无须。”几句转而探讨修炼与道家思想,表达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以及对世俗功利的淡然态度。
“女娲炉底焰冷,怎怪杞人愚?”这一联运用典故,借女娲补天的故事,反思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忧虑,同时也对那些过度担忧未来的人提出了疑问,体现了诗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不赴钧天广乐,不叙真灵位业,煮石隐匡庐。”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最后,“笺注混沌谱,鸡犬莫相呼。”以简练的语言总结全词,既是对前文内容的呼应,也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水调歌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其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自古八百岁,夐绝推老彭。
吾社果何修,而适与同庚。
天寿固平格,乃若玉汝成。
萍蓬既相合,俨似同根生。
昔既设盟誓,今益融性情。
联交贵真挚,久要非市名。
遭际难强同,福寿莫与京。
江山郁奇气,百世疑结晶。
双眸炯炯秋水清,一旦忽作盲左盲。
病之始作由外患,癣疥偶发微且轻。
当时良医用药猛,瞑眩奏效如空青。
譬之杀贼务杀尽,方免流毒殃民生。
忽有庸医在旁笑,执中用药须和平。
一时过听得小愈,渐觉障翳遮星星。
虽未□□作双瞽,视近则见远则瞑。
噬脐之悔嗟已晚,所恨俗见殊冥冥。
囊钱告竭庸手退,良医蹙额悲纷更。
此时急须补元气,欲投恶石先参苓。
憬然再拜谨受教,敢乞大宝还光明。
清光大来云雾去,刮膜似点飞龙睛。
乃知小道有至理,无怪和缓享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