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策读书计糊口,故人南箕与北斗。
江南江北万重山,千里寄书声不还。
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间。
枯桐满腹生蛛网,忍向时人觅清赏。
廖侯文字得我惊,五岳纵横守严城。
万夫之下不称屈,定知名满四海非真荣。
富于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邻长儿子。
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将白头亲燕喜。
秋风日暮衣裳单,深巷落叶已如弹。
数来会面复能几,六龙去人不可攀。
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挟策读书计糊口,故人南箕与北斗。
江南江北万重山,千里寄书声不还。
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间。
枯桐满腹生蛛网,忍向时人觅清赏。
廖侯文字得我惊,五岳纵横守严城。
万夫之下不称屈,定知名满四海非真荣。
富于春秋已如此,他日卜邻长儿子。
一丘各自有林泉,扶将白头亲燕喜。
秋风日暮衣裳单,深巷落叶已如弹。
数来会面复能几,六龙去人不可攀。
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再答明略二首(其一)》,以读书糊口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才华的珍视。首句“挟策读书计糊口”描绘了诗人勤奋苦读的生活状态,而“故人南箕与北斗”则以星宿比喻朋友,寓意友情如同星辰般永恒。接下来的诗句“江南江北万重山,千里寄书声不还”表达了空间阻隔,但友情绵长,书信难达的感慨。
诗人感慨自己的才华未被世人赏识,“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深水间”暗指自己的心意深藏不露,期待知音。“枯桐满腹生蛛网”则寓言自己才华被埋没,无人理解。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气馁,反而赞赏朋友廖侯的文字才华,“廖侯文字得我惊”,并期待他未来能有所成就。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与好友共享晚年生活,尽管“秋风日暮衣裳单”,但仍期待“数来会面”。结尾处,诗人以“短歌溷公更一和,聊乞淮南作小山”回应友人,以诗会友,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学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
车骑空朔庭,楼船下东瓯。
风雪闹鹅鹜,壮士得志秋。
青萍玉櫑具,白马金络头。
赋君古战场,鬼哭燐火愁。
元戎得君来,如得范庆州。
厨酒不待熟,夜半呼兵篘。
君言蜀赤子,风雨寒飕飗。
愿为大芘屋,莫作偏重舟。
元戎一笑领,君更三日留。
吾闻喜不寐,好善天下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