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楼沉沉,绿阴转午人初醒。小阑风定。
点点杨花影。一缕游丝,趁暖萦芳径。香消鼎。
画堂巢冷。燕去帘钩静。
昼楼沉沉,绿阴转午人初醒。小阑风定。
点点杨花影。一缕游丝,趁暖萦芳径。香消鼎。
画堂巢冷。燕去帘钩静。
这首《点绛唇》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春日午后景象。首句“昼楼沉沉,绿阴转午人初醒”,以“沉沉”二字渲染出午后的寂静氛围,绿荫随着时光流转渐渐投下阴影,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接着,“小阑风定。点点杨花影”,细腻地描绘了微风停歇后,杨花随风飘落,留下点点光影在地面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飘零。
“一缕游丝,趁暖萦芳径。”这一句通过游丝轻盈地缠绕在温暖的芳径上,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游丝的轻柔与芳径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活力。
“香消鼎。画堂巢冷。燕去帘钩静。”最后几句,诗人将视角转向室内,描述了香炉中的香气逐渐消散,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显得有些冷清,燕子飞走后,帘钩也显得格外寂静。这些细节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整体而言,《点绛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雨过千林滴,岸深一河静。
树老就支屋,瓜熟全覆井。
村儿贫不丐,病妇容能整。
刹荒倚严鬼,花孤傲秋靓。
泥牛下阪重,蓑人弄罾暝。
远化青山烟,阴无万物影。
邮程过易忘,昔游见应省。
抚心感衰病,倦目括风景。
浪迹无所成,江山岂心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