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雨十馀辈,新朋三五人。
看花订知己,行乐届芳辰。
雅聚联亲友,豪吟忘主宾。
师陶真得□,欢会亦前因。
旧雨十馀辈,新朋三五人。
看花订知己,行乐届芳辰。
雅聚联亲友,豪吟忘主宾。
师陶真得□,欢会亦前因。
此诗描绘了一场秋日菊花宴上的聚会情景,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与文人雅趣。首句“旧雨十馀辈,新朋三五人”以“旧雨”喻老友,“新朋”指新交,点明了聚会中既有多年的老朋友,也有新结识的伙伴,人数虽不多,却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接着,“看花订知己,行乐届芳辰”两句,将聚会的地点置于菊花盛开的美景之中,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在这样的美好时刻,与好友共赏自然之景,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与友谊。这里的“订知己”并非正式约定,而是自然而然地加深了情感联系。
“雅聚联亲友,豪吟忘主宾”则进一步展现了聚会的氛围。聚会不仅仅是饮酒谈笑,更是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大家共同吟诗作对,忘记了主客之分,沉浸于艺术与友情的交融之中。这既体现了聚会的高雅,也表现了参与者对于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一句“师陶真得□,欢会亦前因”巧妙地引用了“师陶”,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陶潜,表达了聚会中所感受到的愉悦与满足,仿佛是前世的缘分,今世得以实现。这里“□”字可能被遮挡或缺失,但整体意境传达出了一种宿命般的美好与满足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宴上的温馨聚会场景,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艺术的追求,以及聚会中所蕴含的宿命般的美好情感。
无得亦无失,喜来忧患乘。
崇高带倾覆,陈根吐鲜英。
反覆开存亡,臭腐舍精灵。
如何声利徒,僶俛趋誉名。
季子竟车裂,累印何足荣。
李公具五刑,悔令游说成。
卖主愆自招,上书谁为明。
万事有不虞,逍遥可长生。
里中有一士,栖栖蓬户间。
动依高士迹,居诵先民言。
盎中无斗储,桁上衣无完。
藜藿并日得,纩絮岂禦寒。
伏腊祀每废,妻子颜苦艰。
常恐志节亏,不屑亲知怜。
入门四壁立,顾之绝愁叹。
饥食拒嗟来,渴饮避贪泉。
一箪恒晏如,回也称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