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香尘逐马蹄,一尊相送凤台西。
行人已向今朝别,杜宇何须尽日啼。
明月孤舟湘水阔,夕阳芳草楚天低。
遥知此去春光好,无限莺花入品题。
紫陌香尘逐马蹄,一尊相送凤台西。
行人已向今朝别,杜宇何须尽日啼。
明月孤舟湘水阔,夕阳芳草楚天低。
遥知此去春光好,无限莺花入品题。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首联“紫陌香尘逐马蹄,一尊相送凤台西”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送行的场景,紫陌上飘散着香尘,随着友人的马蹄声渐行渐远,一杯酒在凤台之西为这次分别画上了句点。颔联“行人已向今朝别,杜宇何须尽日啼”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虽然友人已经踏上归途,但诗人的心中却仿佛那杜鹃鸟的啼鸣永不停歇,象征着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颈联“明月孤舟湘水阔,夕阳芳草楚天低”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明月下的孤舟漂泊在宽阔的湘水上,夕阳映照下的芳草与低垂的楚天形成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凄美的画面,暗示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广阔天地间的渺小感。尾联“遥知此去春光好,无限莺花入品题”则转而表达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尽管此刻是离别,但预见到友人前往的地方春光明媚,莺歌燕舞,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不仅是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也是诗人内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母老妻单妾稚年,一朝无主泪潺湲。
终身在困庸非命,遗腹承家尚系天。
门户故应终有托,琴书可得遂无传。
不知造物端何意,祸惨吾徒不少怜。
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
瓮浮清酝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室。
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
懒从乾藓洒窗户,豪厌湿云黏几席。
铜鞭敲□秋韵铿,蕙帐围寒晓光寂。
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
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
世间尘土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黄州渡口,赤壁矶头。冷风凄雨,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