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林得纡径,篱落多儿童。
儿童拾橡栗,拜跪陈老翁。
牛羊散其侧,出没深草丛。
前云雨将至,远屋灯已红。
向翁告所息,遥遥指其东。
出村缅寥廓,去矣谁适从?
缘林得纡径,篱落多儿童。
儿童拾橡栗,拜跪陈老翁。
牛羊散其侧,出没深草丛。
前云雨将至,远屋灯已红。
向翁告所息,遥遥指其东。
出村缅寥廓,去矣谁适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宁静。
首句“缘林得纡径,篱落多儿童。”描绘了诗人沿着弯曲的小路行走,两旁是篱笆和嬉戏的孩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儿童拾橡栗,拜跪陈老翁。”写出了孩子们在采集橡栗时对老翁的尊敬,体现了乡村社会中长幼有序的传统美德。
“牛羊散其侧,出没深草丛。”描绘了牛羊悠闲地在草丛中觅食,它们的身影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紧接着,“前云雨将至,远屋灯已红。”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雨,远处的房屋灯火通明,为即将来临的雨夜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
“向翁告所息,遥遥指其东。”描述了诗人向老翁询问休息之处,老翁指向东方,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互助。最后,“出村缅寥廓,去矣谁适从?”表达了诗人离开村庄时的感慨,面对广阔的世界,不禁思考着前行的方向与归宿。
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人情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感悟。
日日思量到此间,先知巽穴下南山。
生来自秀培来秀,到底恩深有分攀。
世人晓得斯言者,去会蓬莱宝洞闲。
东南江海郡,瘴雾腥蛟螭。
土俗异乡县,客子怀归思。
归思何从返,远道伤百危。
干戈久未定,一水分华夷。
壮士争挽强,觅爵唾手期。
而我痴绝甚,尚复事毛锥。
三年行在所,短褐风霜欺。
生理寄茅栋,不饱藿与藜。
苦辛攻积忧,欲语听者谁。
赖有燕公子,好事颇见奇。
邻墙肯相过,情话肝胆披。
君才駃騠骏,不受尘埃羁。
骧首志千里,蹲踏风云垂。
乃翁名世将,先朝补邦基。
殊勋鼎彝在,劲节不少亏。
后昆德泽盛,衮衮固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