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二十八》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二十八》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黄鸡鸣树上,一声四郊白。

宿露凉未晞,火云渐人逼。

前程望寥阔,仆夫困思食。

行马亦求安,急喘鼓疲力。

一客累众苦,百悯系肝鬲。

孤村见木末,得止复何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黄鸡鸣树上,一声四郊白”,以清晨鸡鸣为引子,渲染出一片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鸡鸣声唤醒了四周的寂静,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但同时也暗示着旅途的漫长和孤独。

接着,“宿露凉未晞,火云渐人逼”两句,通过对比晨露的清凉与即将到来的炎热,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喻了人生旅途中的冷暖交替。露水虽凉,却难以持久,正如旅途中的短暂安宁终将被炎炎烈日所取代。

“前程望寥阔,仆夫困思食”描绘了前方道路的辽远与未知,以及旅人因饥饿而产生的疲惫与渴望。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描述,也是对心灵状态的反映,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物质需求的迫切感。

“行马亦求安,急喘鼓疲力”进一步展示了旅途的艰辛,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在努力寻找休息的片刻,但疲惫与急促的喘息声表明,这种寻求安宁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一客累众苦,百悯系肝鬲”则揭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沉重负担。一个旅人的痛苦似乎成为了众人共同的负担,百般忧虑萦绕在心头,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的相互依存与情感共鸣。

最后,“孤村见木末,得止复何择?”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与迷茫。在看到远处的村庄时,虽然心中有了暂时的归宿感,但也随之产生了选择的困惑——是继续前行还是停下脚步?这反映了旅人在面对终点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感受,从自然环境的变化到内心情感的波动,再到对未来的思考,都融入了诗中,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哲理。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西江月·蹴踘场中年少

蹴踘场中年少,秋千架上佳人。
三三两两趁芳辰。
玩赏风光美景。
日暖风和明媚,更加花草香馨。
红颜移步出闺门,偷揭绣帘相认。

(0)

西江月·真假两般玄字

真假两般玄字,金公所料重遗。
凡铅纵与岳山齐。
不肯假与金妻。
听说真铅住处,他家跳在深溪。
两情恩爱事因媒。
义重争取东西。

(0)

西江月·万木经霜冻折

万木经霜冻折,孤根独报春来。
前村雪里一枝开。
将缓月华光彩。
一点唇红不褪,妆如傅粉皑皑。
和羹端的禀天才。
终入庖人鼎鼐。

(0)

西江月·丹是色身妙宝

丹是色身妙宝,法身即是真心。
从来无色亦无音。
一体不须两认。
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
二边俱遣弃中心。
选佛斯为上品。

(0)

西江月·梁上喃喃燕语

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
满城风雨近清明。
不道有人新病。
春事一溪流水,杨花千点浮萍。
好风一霎为吹晴。
独步小园清影。

(0)

西江月·灯火楼台欲下

灯火楼台欲下,笙歌院落将归。
冰瓷金缕胜琉璃。
春笋捧来纤细。
饮罢高阳人散,曲终巫峡云飞。
千万修合斗新奇。
须带别离滋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