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鸡鸣树上,一声四郊白。
宿露凉未晞,火云渐人逼。
前程望寥阔,仆夫困思食。
行马亦求安,急喘鼓疲力。
一客累众苦,百悯系肝鬲。
孤村见木末,得止复何择?
黄鸡鸣树上,一声四郊白。
宿露凉未晞,火云渐人逼。
前程望寥阔,仆夫困思食。
行马亦求安,急喘鼓疲力。
一客累众苦,百悯系肝鬲。
孤村见木末,得止复何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黄鸡鸣树上,一声四郊白”,以清晨鸡鸣为引子,渲染出一片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鸡鸣声唤醒了四周的寂静,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但同时也暗示着旅途的漫长和孤独。
接着,“宿露凉未晞,火云渐人逼”两句,通过对比晨露的清凉与即将到来的炎热,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喻了人生旅途中的冷暖交替。露水虽凉,却难以持久,正如旅途中的短暂安宁终将被炎炎烈日所取代。
“前程望寥阔,仆夫困思食”描绘了前方道路的辽远与未知,以及旅人因饥饿而产生的疲惫与渴望。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描述,也是对心灵状态的反映,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物质需求的迫切感。
“行马亦求安,急喘鼓疲力”进一步展示了旅途的艰辛,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在努力寻找休息的片刻,但疲惫与急促的喘息声表明,这种寻求安宁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一客累众苦,百悯系肝鬲”则揭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沉重负担。一个旅人的痛苦似乎成为了众人共同的负担,百般忧虑萦绕在心头,形象地表现了旅途中的相互依存与情感共鸣。
最后,“孤村见木末,得止复何择?”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期待与迷茫。在看到远处的村庄时,虽然心中有了暂时的归宿感,但也随之产生了选择的困惑——是继续前行还是停下脚步?这反映了旅人在面对终点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感受,从自然环境的变化到内心情感的波动,再到对未来的思考,都融入了诗中,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