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外逮渠搜,三接从来礼数优。
朵朵綵云成瑞字,瀼瀼沾露泛春篘。
肆筵每先上元节,列席教陪归义侯。
行庆底知心喜处,即看积玉满峰头。
一家中外逮渠搜,三接从来礼数优。
朵朵綵云成瑞字,瀼瀼沾露泛春篘。
肆筵每先上元节,列席教陪归义侯。
行庆底知心喜处,即看积玉满峰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新年正月举行的招待外藩的宴会,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外交礼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盛况与和谐。
“一家中外逮渠搜”,开篇点明了这场宴会的性质,不仅邀请了国内的宾客,还特别接待了来自外国的使者,体现了清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三接从来礼数优”,说明了接待过程中遵循了严格的礼仪规范,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和礼遇。
“朵朵彩云成瑞字,瀼瀼沾露泛春篘”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盛开的花朵比作彩云,象征着吉祥和美好;“瀼瀼沾露”则描绘了露水滋润万物的情景,暗喻着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寓意着宴会的祥和与欢乐。
“肆筵每先上元节,列席教陪归义侯”表明宴会时间选择在了上元节前后,这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也是对宾客的一种特殊礼遇。同时,“归义侯”作为外藩代表,与国内宾客一同入席,体现了平等与包容的精神。
“行庆底知心喜处,即看积玉满峰头”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宴会成功举办的喜悦之情,预示着未来会收获更多的成就和荣誉,如同山峰上堆积的玉石一般,象征着繁荣与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清朝时期对外交流的盛况,以及对礼仪、节日和自然之美的欣赏,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