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发黄池过宁国》
《晓发黄池过宁国》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簇簇人烟两岸分,暂时挂搭此行程。

一筇风月无拘束,又复挑诗到宛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huángchíguòníngguó
sòng / lónghàn

rényānliǎngànfēnzànshíguàxíngchéng

qióngfēngyuèshùyòutiāoshīdàowǎnchéng

翻译
两岸人家聚集如簇,我暂且在此地安顿行程。
手持竹杖,风月同行无拘无束,又带着诗兴前往宛城。
注释
簇簇:形容人群密集。
人烟:人家和炊烟,指村落或居民区。
两岸:河流两侧。
挂搭:临时停留或安顿。
筇:竹杖。
风月:泛指自然景色,也可象征闲适的生活。
无拘束: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挑诗:带着诗意或创作诗歌。
宛城:古代地名,今河南南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旅人清晨启程,经过宁国的景象。"簇簇人烟两岸分,暂时挂搭此行程"表明诗人在众多村庄和人家中间穿行,而自己则需暂停脚步,开始新一段旅途。这里的人烟两岸分,生动地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繁华与生命力。

"一筇风月无拘束"中的“一筇”通常指船只,这里可能是诗人乘坐的小船。在这宁静的夜晚,伴随着和煦的月光及微弱的风,诗人的心境显得格外自在,无拘无束。

接下来的"又复挑诗到宛城"则透露出诗人不仅是一位旅者,更是一位文人。他将继续他的行程,并带着诗意到达宛城。宛城,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浪漫主义色彩,诗人或许是为了寻找灵感,或是为了追求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展现,展现了一个旅行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追求。它不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流浪与触摸。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乐君启文挽诗·其一

荆州十万户,惟我独知公。

皓皓峣峣甚,凉凉踽踽中。

平生尊骨鲠,到死讳雷同。

此士埋黄壤,何人立素风。

(0)

次韵苏主管青溪十绝句·其九

不须北阜与西凉,城里溪亭剩得狂。

风过静观波治乱,云閒閒看月兴亡。

(0)

书邓先生石几

昔闻河上公,今见濠上翁。

姓名氏时易,道德经解同。

(0)

水调歌头

更似南津港,再遇吕公船。

(0)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其二

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0)

赠曾槃乐道

我居怀玉山,茶山非一游。

每观文清竹,凛若人好修。

往来道嘉禾,诗曾长公投。

十年再建业,问劳加绸缪。

中歌殄瘁诗,尺疏去莫由。

虽微荆州论,感叹自不休。

今日复何日,兰溪系归舟。

典型君尚有,一见写余忧。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