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
窗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一老击钟时放梵,几人面壁坐传灯。
同行更说前朝事,绣?银鱼有故僧。
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
窗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
一老击钟时放梵,几人面壁坐传灯。
同行更说前朝事,绣?银鱼有故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毗卢阁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考。首联“高阁迥临飞鸟上,丹梯千仞愁攀登”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阁楼之高,仿佛能与飞翔的鸟儿相望,而通往阁楼的阶梯则如同赤色的天梯,高达千仞,让人望而生畏。颔联“窗邀佛日金人下,地逼宸居玉殿层”则将视角转向阁内与下方,窗户似乎邀请着佛光与金色的神像降临,而地面紧邻皇家的居所,玉砌的殿堂层层叠叠,彰显出庄严与尊贵。
颈联“一老击钟时放梵,几人面壁坐传灯”描绘了一幅宗教修行的场景,一位老人在敲钟时吟唱梵音,几位修行者则静坐于壁前,手持灯火,专心致志地传习佛法。尾联“同行更说前朝事,绣?银鱼有故僧”则引出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同行者谈论起往昔的故事,提及的绣?银鱼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的法器或僧侣的身份标志,进一步深化了对古代僧侣生活的想象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毗卢阁的雄伟与庄严,也蕴含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的缅怀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一片空明,数重罨画,平分水榭云寮。
羡朅来诗境,如此清超。
试向图中觅句,应较胜、台上吹箫。
凭栏处、檀痕细招,钗玉频搔。
迢迢昼长莫遣,向日里寻诗,寻到中宵。
更吟风梧叶,叶叶飘萧。
飘坠几分秋意,和月影、晕上轻绡。
凭传语、夜寒露凉,莫尽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