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残红芳事老。落絮游蜂,半杂飞花袅。
午梦初回人悄悄。声声啼过催耕鸟。
都道看花宜趁早。拾翠寻芳,踏遍晴郊草。
输与小窗风味好,和愁和病春归了。
嫩绿残红芳事老。落絮游蜂,半杂飞花袅。
午梦初回人悄悄。声声啼过催耕鸟。
都道看花宜趁早。拾翠寻芳,踏遍晴郊草。
输与小窗风味好,和愁和病春归了。
这首《蝶恋花·春残》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嫩绿残红芳事老”,开篇即点明春色渐逝,花朵凋零,绿叶也显出一丝疲惫,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落絮游蜂,半杂飞花袅”进一步渲染了春残的氛围,飘落的柳絮与忙碌的蜜蜂交织在空中,与随风飘扬的花瓣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衰败并存的景象。
“午梦初回人悄悄”,午后的宁静与梦境的短暂唤醒,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寂寞感,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只有偶尔的鸟鸣打破这份寂静。“声声啼过催耕鸟”,啼叫的鸟儿提醒人们农忙季节的到来,春残之际,生命的循环并未停止,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进行。
“都道看花宜趁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人们总是希望抓住稍纵即逝的美好时刻。“拾翠寻芳,踏遍晴郊草”,描述了人们在春末时节寻找美丽景色的活动,尽管春天已接近尾声,但人们依然不愿错过这最后的春光。“输与小窗风味好,和愁和病春归了”,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不舍与无奈,即使在小窗之内享受片刻的宁静,也无法完全逃避春去秋来的自然规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残之景,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
一卷新诗,百年旧族,谢家风范犹留。
是扫眉才子,咏絮名流。
为有江山奇气,不仅是、闺阁温柔。
还堪羡,人生难得,福慧兼修。都休。
乌衣门巷,只雨雨风风,寥落堪愁。
剩当时燕子,来往啁啾。
我恨绛纱未倚,音尘杳、几度春秋。
频回首、无端感人,清泪难收。
宫袍不把兜牟换,应怜绝裾温峤。
旗拥银螭,符分玉虎,未许刀环唱早。欃枪待扫。
愿绘上麒麟,传来画稿。
千里燕云,多应回首扰怀抱。
秋风蒪脍纵好,便早脱征衫,依旧难了。
塞雁归迟,戍人望远,梦里泰山云绕。关山非道。
知汝意皇皇,余怀渺渺。月朗明湖,此情应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