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司理二首·其二》
《次韵王司理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对敌何曾挫一毫,避人堪笑却成逃。

莫思蓬户飞三箭,且向椿闱带两髦。

年少枉随流水去,老来方悟入山高。

儿童已办新诗句,拟钉门符换旧桃。

(0)
翻译
面对敌人从未退缩过一分一毫,躲避人群时的行为让人嘲笑,却是逃跑一般。
不必再想着在简陋的家中射出三支箭,不如暂且带着双鬓的白发去参加科举考试。
年轻时虚度光阴,如同流水般流逝,直到老年才明白隐居山林的高远。
孩子们已经准备好新的诗句,打算用它们替换门上的旧桃符以迎接新年。
注释
对敌:面对敌人。
何曾:从未。
挫:退缩。
一毫:一分一毫。
蓬户:简陋的家。
飞三箭:射出三支箭。
椿闱:科举考试。
带两髦:带着白发。
年少:年轻时。
枉随:虚度。
流水去:流逝。
入山高:隐居山林。
儿童:孩子们。
新诗句:新的诗句。
门符:桃符。
旧桃:旧的桃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题目为《次韵王司理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首句“对敌何曾挫一毫”表明诗人面对敌人从未有过退缩或失败,显示出他的坚韧和勇气。然而,“避人堪笑却成逃”则揭示了他另一面,即在日常生活中,他选择避开人群,这种行为被诗人自嘲为逃避,带有几分无奈和自省。

“莫思蓬户飞三箭,且向椿闱带两髦”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意指不必过多怀念过去的勇猛,现在更应专注于家庭和责任,照顾年迈的父母。“椿闱”代指父母,“带两髦”指的是照顾双亲,显示了诗人的孝顺之情。

“年少枉随流水去,老来方悟入山高”是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年轻时的冲动和轻狂随着时光消逝,老年时才明白深沉和内敛的价值,以及人生的深度。

最后一句“儿童已办新诗句,拟钉门符换旧桃”描绘了家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已经准备好新的诗句,准备替换新年时的旧桃符,寓意着家庭的传承和新年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我反思和生活琐事,展现了诗人从青年到老年的成长历程,既有豪情壮志,也有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题王衡甫吟稿

君家冠冕半山翁,晚唱漓波一洗空。

万世尚须观往复,一江元不隔西东。

松精入地千年魄,鹏翼垂云万里风。

安得共君秋月底,朗吟峰顶撼松公。

(0)

开元天宝杂咏.移春槛

东来西去木为轮,异草名花易地春。

未必乾坤关气数,世间何事不由人。

(0)

赠熊古月

千载虚中无法传,授之握算子能玄。

老夫后死今为累,更欲蕲生又问年。

(0)

和黄立轩梅诗十首·其一

波流茅靡正堪悲,能洁能污墨子丝。

冬令自玄梅自白,此花还有独醒时。

(0)

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其二

诗人爱梅说道理,弄影团香未觉难。

枝上乾坤参得透,不妨来此倚阑干。

(0)

食蟹九首·其五

纷纷炙热总成擒,束缚归来若不禁。

出涸阴乡奚所恨,煌煌堂上祸机深。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