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分仁诲第,自起辟疆园。
窈窕藏春癖,萦纡选胜繁。
倒池深柳色,微雨逗禽言。
梓泽真堪号,潘诗许再论。
地应占宅相,书可胜家尊。
看竹知无忤,王郎好弟昆。
别分仁诲第,自起辟疆园。
窈窕藏春癖,萦纡选胜繁。
倒池深柳色,微雨逗禽言。
梓泽真堪号,潘诗许再论。
地应占宅相,书可胜家尊。
看竹知无忤,王郎好弟昆。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过莫丈方伯园再过伯子云卿园作》描绘了诗人游历两位友人园林的所见所感。首句“别分仁诲第,自起辟疆园”暗示了友人的宅第独具匠心,既有仁爱之教诲,又自成一片乐土。接下来,“窈窕藏春癖,萦纡选胜繁”赞美园林设计巧妙,景色优美,仿佛隐藏着春天的秘密,路径曲折,处处皆是胜景。
“倒池深柳色,微雨逗禽言”通过描绘池塘边垂柳依依,细雨中鸟儿鸣叫,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对莫丈和伯子云卿的园林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们堪比古代名园如潘岳(潘安)的居所,值得深入品评。
“地应占宅相,书可胜家尊”进一步强调了园林与主人的品味和学识相得益彰,书香与美景并重。最后两句“看竹知无忤,王郎好弟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赞赏,看到竹林的景象,便知他们之间没有冲突,如同兄弟般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的精致与主人的雅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著丑,行着妙。
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
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
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
滓质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持,令人叫。
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
不知音,莫语要。此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
静里全,明中报。乘凤鸾,听天诏。
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
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
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
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
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
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
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
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
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
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
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稀稀疏疏绕篱竹,窄窄狭狭向阳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
不知有益及民无,二十年来食官禄。
就暖移盘檐下食,防寒拥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万,岂徒遣尔身温足。
勤操丹笔念黄沙,莫使饥寒囚滞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