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著丑,行着妙。
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
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
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
滓质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持,令人叫。
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
不知音,莫语要。此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
静里全,明中报。乘凤鸾,听天诏。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著丑,行着妙。
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
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
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
滓质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持,令人叫。
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
不知音,莫语要。此儿法,合大道。精气神,不老药。
静里全,明中报。乘凤鸾,听天诏。
这首诗深邃而富有哲理,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修行的深刻理解。诗中的“这个道,非常道”开篇就点明了主题,即探讨一条超脱常规的修炼之道。这条道不仅关乎性命,更触及生死奥秘,通过对“丑”与“妙”的描述,我们可以领悟到这是一种逆向而行、违背世俗的修炼法门。"人人憎,个个笑"则表现了这种修行方式在世人眼中的荒谬与可笑,但正是在这种颠倒中蕴含着深刻的真理。
诗中还强调了“莫厌秽,莫计较”的态度,意味着在这条道上,不应有所执着,也不应计较得失。"得他来,立见效"则表明只要真正领悟并实践此道,就能立即见到成效。接下来的“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等句节,不仅描绘了一种内在的修行状态,更隐喻着一种与宇宙和谐、顺应自然的境界。
"药苗新,先天兆"可能暗示了某种内丹或养生之法,而"审眉间,行逆道"则再次强调了这种修行的独特性和挑战性。"滓质物,自继绍"表明了在这样的修炼过程中,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和精神层面的传承。
最后,“二者馀,方绝妙”可能是对修行成果的一种赞颂,而“要行持,令人叫”则强调了实践此道的重要性。"气要坚,神莫耗"则告诫修炼者必须保持内在的坚定与精神的不散逸。若不能持续修炼,则会空耗时光,最终一事无成。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和修行之道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合乎自然之道的哲学思想。其语言简洁而深邃,充满了禅机与玄妙,是一篇高水平的中国古代修炼诗词。
玉井峰头结冰李,小日移栽上林里。
蜀道高歌有谪仙,汾阴一曲真才子。
鉴湖道士老且狂,相逢但饮黄垆傍。
时名积渐耐龙尾,酒德依稀犹雁行。
今夜尚书署中设,蜀管吴丝禁不发。
为君佳句似阴铿,莫教孤负长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