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作胡奴役,魔将鬼界围。
惊雷从掌起,酣梦忽头飞。
神变钉铜版,人难护铁衣。
吞声说离乱,辛苦客逃归。
官作胡奴役,魔将鬼界围。
惊雷从掌起,酣梦忽头飞。
神变钉铜版,人难护铁衣。
吞声说离乱,辛苦客逃归。
这首诗《天津纪乱十二首(其九)》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描绘了战争中的苦难与人性的坚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首句“官作胡奴役”,以“官作”指代政府或权力机构,而“胡奴役”则暗示了被压迫、奴役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处境。接着,“魔将鬼界围”一句,用“魔将”和“鬼界”来比喻敌对势力的凶残与恐怖,强调了战争环境的险恶。
“惊雷从掌起,酣梦忽头飞”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战争的突然爆发和残酷性。惊雷象征战争的突然降临,而“酣梦忽头飞”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梦中被战争的现实无情地唤醒,预示着和平生活的破碎。
“神变钉铜版,人难护铁衣”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这里“神变”可能指的是战争中的变化莫测,而“钉铜版”和“护铁衣”则是对士兵装备的描述,暗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牺牲与保护的艰难。
最后,“吞声说离乱,辛苦客逃归”表达了人们对战乱的无奈与痛苦,以及逃离战乱后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一句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也是对整个社会动荡状态的概括。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背景,以及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与坚韧。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诗人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人性的关怀。
黄沙莽莽吹急雨,霜林败叶迎风舞。
旷野阴霾疑有虎,道旁土舍三间宽。
鸡栖豚栅兼牛栏,打门乞火停征鞍。
枯萁饿啮驴言怒,隐约角声鸣鼓戍。
大河前横不能渡,明星堕地天沈沈。
寒鸡腷膊飞出林,仆夫整驾驰骎骎。
竹箭洪湍盈十丈,一苇迎风时俯仰。
马嘶人语河流广,曈昽曙色严关开。
车声入市殷如雷,朝餐且覆尘中杯。
但言田园乐,老农积谷趣亦恶。
不念田园乐,倦客思家兴奚托。
好风吹苗微雨来,几日观耘又观获。
欣然一饱更何求,空向红尘插竹脚。
行脚无停时,归田无积赀。
忆昔读书未云错,祇今负耒嗟太迟。
我家老农圃,颇能辨稷黍。
十日不雨三日风,相逢只说耕耘苦。
苦亦多,乐亦多,斜阳老瓦醉婆娑。
左餐右粥一身健,儿壮孙生两鬓皤。
门前植杖看行人,落日茫茫待渡河。
掀髯一笑闭门卧,田园之乐乐如何。
此景百年长在眼,此身千里那容返。
薄田化作马足尘,赢得微官饱间散。
鸺鹠啸树夜沈沈,蝴蝶上阶飞款款。
披图使我发长吟。拟向先生借画本。
《题章少谷田园乐趣图》【清·张振夔】但言田园乐,老农积谷趣亦恶。不念田园乐,倦客思家兴奚托。好风吹苗微雨来,几日观耘又观获。欣然一饱更何求,空向红尘插竹脚。行脚无停时,归田无积赀。忆昔读书未云错,祇今负耒嗟太迟。我家老农圃,颇能辨稷黍。十日不雨三日风,相逢只说耕耘苦。苦亦多,乐亦多,斜阳老瓦醉婆娑。左餐右粥一身健,儿壮孙生两鬓皤。门前植杖看行人,落日茫茫待渡河。掀髯一笑闭门卧,田园之乐乐如何。此景百年长在眼,此身千里那容返。薄田化作马足尘,赢得微官饱间散。鸺鹠啸树夜沈沈,蝴蝶上阶飞款款。披图使我发长吟。拟向先生借画本。
https://shici.929r.com/shici/R5SpfpHI.html
征车迟不行,骤行良非已。
云待故人来,相期渺秋水。
翘首空日夕,振鞭遽至此。
明晨隔山岳,歧路所从始。
三载饥渴怀,何由慰之子。
远尊有湿衣,近烛无乾蕊。
铎梦堕黄埃,寒蛩催夜起。
题诗泪盈壁,君来请君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