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题金山寺》
《宿题金山寺》全文
唐 / 刘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

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

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jīnshān
táng / liúcāng

diǎnqīngshāncuìwēiyúnyányǎnxīng
hǎiményānshùcháoguīhòu

jiāngmiànshānlóuyuèzhàoshí
kōngqiūxiàgāosēngdìngyuánzhī

xiāoshūshuǐqīngzhōngfànhàohánguāngdòngshíchí

翻译
一抹青山翠色映照得有些危险,云岩的美景并未因星期几而隐藏。
海门边的树木在潮水退去后显得朦胧,江面上的山楼在月光下静静矗立。
孤独的白鹤在秋露中鸣叫,高僧在禅定中,夜晚的猿猴也察觉到他的存在。
稀疏的树林和水面倒映着清脆的钟声和梵唱,寒气与月光在石池中荡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一点青山翠色危"中,"一点"可理解为微小、细腻之意,诗人捕捉到那青山之色在晨光暮色中的变化,展示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

"云岩不掩与星期"一句,通过云雾缭绕的岩石和岁月流转的意象,传达出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哲思。"海门烟树潮归后,江面山楼月照时"则描绘了一幅水乡夜景,潮汐带来的变化与静谧的夜色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这宁静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独鹤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一句,孤鹤的叫声和清晨的露珠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萧疏水木清钟梵,颢气寒光动石池"则是对寺庙环境的描绘,通过古木、清泉与幽静的钟声,勾勒出一幅修行者的宁静生活图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受,也折射出了其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空灵。

作者介绍

刘沧
朝代:唐   字:蕴灵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猜你喜欢

乞钟乳于曾公衮

寄语曾公子,金丹几时熟。

愿持钟乳粉,实此罄悬腹。

遥怜蟹眼汤,已化鹅管玉。

刀圭勿妄传,此物非碌碌。

(0)

答德甫弟

鸟啼花发独愁思,怜子三章怨慕诗。

鸿雁双飞弹射下,脊令同病急难时。

功名所在犹争死,意气相须尚不移。

何况极天无以报,林回投璧负婴儿。

(0)

和庭诲苦雨不出

端居广文舍,暑服似纯绵。

绿竹尘蒙合,红榴日炙蔫。

披襟风入幌,洒面雨连天。

莫借角巾垫,勤来坐马鞯。

(0)

何造诚作浩然堂陈义甚高然颇喜度世飞升之说筑屋饭方士愿乘六气游天地间故作浩然词二章赠之·其二

万物浮沈共我家,清明心水遍河沙。

无钩狂象听人语,露地白牛看月斜。

小雨呼儿蓺桃李,疏帘帏客转琵琶。

尘尘三昧开门户,不用丹田养素霞。

(0)

再和寄蓝六

南极一星淮上老,承家令子气横秋。

万端只要称心耳,五鼎何如委吏优。

海燕催归人作社,江花欲动雨含愁。

追思二十年前会,棠棣飘零叹鄂不。

(0)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人之职予为名曰青奴并以小诗取之二首·其二

秾李四弦风拂席,昭华三弄月侵床。

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