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因风雨甚,望暖一春心。
悲咽天何事,阴寒日已深。
莺花那自保,烟草故相侵。
一自伤摇落,萧条直至今。
愁因风雨甚,望暖一春心。
悲咽天何事,阴寒日已深。
莺花那自保,烟草故相侵。
一自伤摇落,萧条直至今。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春感(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风雨,内心愁绪难消的情景。通过“愁因风雨甚”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情感的源头——风雨。接着,“望暖一春心”,表达了诗人对温暖春天的渴望与期待,但现实中的风雨却让这份期待变得遥不可及。
“悲咽天何事,阴寒日已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将自然界的风雨与内心的悲凉融为一体,似乎天地间的一切都在与诗人作对,使得原本应该充满生机的春天变得阴冷而沉寂。诗人质问上天为何如此对待自己,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哀怨。
“莺花那自保,烟草故相侵。”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事物赋予了情感,莺歌燕舞、花开草长本应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无法保护自己的生灵和无处不在的烟草,它们似乎在故意侵扰着诗人的心境,加剧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最后,“一自伤摇落,萧条直至今。”诗人感叹自从经历了春日的凋零之后,这种孤独与萧条的感觉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没有丝毫缓解。这句话不仅总结了诗人的整体心境,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脆弱的深深思考。
柳与堤回,桥随波转,望中如在蓬莱。
水禽高下,烟雾敛还开。
认是仙翁住处,都不见、一点尘埃。
壶天晚,清寒带雪,光景自徘徊。高才。
廊庙手,当年平步,直到尧阶。
况今朝调鼎,尤待盐梅。
只恐身闲不久,难留恋、花月楼台。
看新岁,春风且送,五马过江来。
君平帘外雨霏霏,寂寞何人识少微。
怪得湖边天色好,小舟争载夕阳归。
乃□蓦跃玻璃寒,体被顽甲流腥涎。
苏槁为穰功莫论,帝曰报汝后嗣蕃。
或居渭水或淇园,一派逃入荒矶湾。
厥后生子子生孙,头角崭然闯吾藩。
拂云力郁数寸间,精液不泄真味全。
祝融玄冥效骏奔,茭心芦芽腼以惭。
竹叶与汝本同根,以胶投漆无间言。
当家清风洒乾坤,不敢涴以荤与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