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帅越倦驰驱,适意方谋一壑居。
贾谊有才终太傅,薛收无寿处中书。
伤心风月江山在,过隙光阴梦幻虚。
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
十年帅越倦驰驱,适意方谋一壑居。
贾谊有才终太傅,薛收无寿处中书。
伤心风月江山在,过隙光阴梦幻虚。
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端节的作品,名为《挽于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个人的悲凉情怀。
“十年帅越倦驰驱”,这里的“帅越”指的是古代吴国的边境,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倦驰驱”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奔波于外,心力交瘁的状态。诗人通过这样的开篇,展现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过往荣耀的追思。
“适意方谋一壑居”,诗人表达了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平静。这里的“壑”有山谷之意,象征着隐逸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贾谊有才终太傅,薛收无寿处中书”,是诗人对历史人物贾谊和薛收的感慨。贾谊是一位汉代的文学家、政治家,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最终也只当上了太傅(相当于宰相)。而薛收则是一个短命的人物,尽管他留下了许多著作,但终究未能长久。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遭遇,抒发了对才华与命运不济的哀叹。
“伤心风月江山在”,诗人面对着依旧美丽的自然风光,却感到悲伤,因为这些风景提醒他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这里的“江山”象征着永恒与变化,同时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过隙光阴梦幻虚”,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变得如同梦幻一般虚幻不实。“隙”指的是时间的间隔,或者是岁月的裂痕。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个人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描绘了一幅春天过后的景象。花朵已经凋零,春天的颜色不再,而剩下的只有秋天即将到来的迹象——凋谢的松柏孤独而稀疏。这两句诗深化了前面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沉郁和苍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点评、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中既有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命运的沉思,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
寒日照疏林,北风何冽冽。
河梁一分手,即为万里别。
去去把征衣,遥遥望车辙。
君行何当还,令我中抱热。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长。
居常同室欢,奄忽隔两乡。
辰参东西驰,日月互相望。
但嗟行者远,谁怜居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