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恨无钱对菊花,锦城不及早还家。
张翰岂为鲈鱼脍,马援何惭薏苡车。
日日行人登剑阁,年年芳草遍天涯。
纵然三径荒芜尽,尚有垂杨宿暮鸦。
莫恨无钱对菊花,锦城不及早还家。
张翰岂为鲈鱼脍,马援何惭薏苡车。
日日行人登剑阁,年年芳草遍天涯。
纵然三径荒芜尽,尚有垂杨宿暮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的《答张通山见寄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
首句“莫恨无钱对菊花”,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劝慰友人不必因物质条件而感到遗憾,即使在没有金钱的情况下,也能欣赏到自然之美,如秋日的菊花。接着,“锦城不及早还家”一句,暗含了对繁华都市的厌倦,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宁静生活的愿望。
“张翰岂为鲈鱼脍,马援何惭薏苡车”两句,运用典故,借张翰不为鲈鱼脍所动和马援不因薏苡车而惭愧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的决心。这里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典故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日日行人登剑阁,年年芳草遍天涯”描绘了一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不断前行、追求远方景象的画面,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乐观态度。
最后,“纵然三径荒芜尽,尚有垂杨宿暮鸦”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迁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但即便如此,仍有美好的事物存在,如垂柳和暮鸦,给人以安慰和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及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午枕避尘嚣,梦乘银潢槎。
好风吹衣袂,堕我天之涯。
群仙赴号召,骖凤来香车。
一见如故旧,丝麟酌流霞。
或鞭石为羊,或握枣如瓜。
中有汗漫生,盘礴埋丹砂。
谁言仙有道,挟术相矜夸。
顾我亦可学,正坐一念差。
我笑谢之言,仙凡各有家。
悠悠御风还,聚散如团沙。
绳床一欠伸,兹游真幻耶。
咄咄置勿论,呼童煮新茶。
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
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
饥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
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欲未必能延年。
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
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
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
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
自从曹氏盗神器,父子相传已三世。
汉宫故物无一存,汝独犹能感旧恩。
凄然照影临渭水,一折铜人扶不起。
宁为弃物委道傍,不忍漂泊离故乡。
迢迢东望洛城路,回首长安愁日暮。
长安繁华非昔时,洛阳寥落谁复悲。
汉魏兴亡何日了,长见铜人卧秋草。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宋·于石】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饥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欲未必能延年。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自从曹氏盗神器,父子相传已三世。汉宫故物无一存,汝独犹能感旧恩。凄然照影临渭水,一折铜人扶不起。宁为弃物委道傍,不忍漂泊离故乡。迢迢东望洛城路,回首长安愁日暮。长安繁华非昔时,洛阳寥落谁复悲。汉魏兴亡何日了,长见铜人卧秋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6i3X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