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0)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曾:曾经。
为:成为。
牛马:比喻低微的身份或处境。
欢喜:高兴,喜欢。
女人:这里可能象征女性的柔情或情感。
男子:男性,象征力量或吸引力。
祗合:只应该,应当。
长如此: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
好恶不定:喜好变化无常。
为物使:被外物所驱使,受外在因素影响。
堂堂大丈夫:形容有气魄、有担当的男人。
莫:不要。
物为己:让物欲成为自己的主宰。
翻译
我曾经像牛马一样,见到草豆就感到欣喜。
也曾像女子般,对男子的出现充满喜悦。
如果我真是我自己,就应该永远保持这样。
如果喜好没有定性,那就说明被外物所驱使。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切勿让物欲主宰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深刻体会和豁达态度。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这两句表明在作为牲畜的时候,对于食物的需求和反应是单纯直接的,没有复杂的情感。接着“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则描绘了女性对于异性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出于本能,不由自主。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个体恒久不变的追求和向往。"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指出了人在不同境遇下情感变化无常,这是被外界事物所左右。

最后两句“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是对读者的劝诫,告诫人们作为一个有尊严和气节的大丈夫,不应将外部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被外界所左右。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境遇和自我定位的思考,既有对自然本能的肯定,也有对个人主体性的强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晓起闻莺

暑气晓来清,时时闻远莺。

还思故园路,松下绿苔生。

(0)

赠人求赙

德甫死数月,家贫不能葬。

其子泣告予,听之为惆怅。

予谓其子曰,今日汝宜往。

汝父在世时,满眼知识广。

高闳惯奔走,所事尽豪爽。

资财既饶裕,意气亦倜傥。

故人之子至,宁不动念想。

生死见情谊,真实非勉强。

应有郭元振,钱送几万镪。

应有柳仲涂,金馈几千两。

尧夫清廉吏,麦且五百饟。

子瞻酸寒儒,绢且四十丈。

彼但抽毡毛,此已归泉壤。

汝其试扣门,伫看赙盈帑。

予助嗟薄少,忝作汝父党。

苏诗赠季明,鄙语谩相仿。

(0)

润州

望空北顾无双寺,行入西津第一州。

江影隔山摇素练,行云和梦锁朱楼。

(0)

望岭

溪岭无千里,崎岖半月间。

事机须勇退,天意许生还。

顺处从多厄,趋时免强颜。

越禽忻我往,长路语关关。

(0)

龙德故宫怀古八首·其七

金人不敢驻幽燕,刘豫犹令帝八年。

若守汴梁和且战,关河一半尚能全。

(0)

新馆感春二首·其一

东风吹敝褐,水气扑虚檐。

月窟星河澹,江城鼓角严。

年深愁不醒,春至恨犹添。

为问秦通守,何颜说锦帘。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