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气概雄,坎壈亦因之。
亲旧为我谋,直视无一辞。
别有不移志,不敢生余思。
顾马马头昂,为我穷四垂。
万里何足虞,尺步良易歧。
心忌不能下,能下才愈奇。
自谓探榆塞,安知入焉支。
按辔不轻入,久立审所疑。
开弧听朔风,侧见阴山低。
虑定神乃纵,一往谁复羁。
彼亦羽林客,上下从我驰。
乃知自立者,何取骄人为。
少年无深谋,休用此骁骑。
少年气概雄,坎壈亦因之。
亲旧为我谋,直视无一辞。
别有不移志,不敢生余思。
顾马马头昂,为我穷四垂。
万里何足虞,尺步良易歧。
心忌不能下,能下才愈奇。
自谓探榆塞,安知入焉支。
按辔不轻入,久立审所疑。
开弧听朔风,侧见阴山低。
虑定神乃纵,一往谁复羁。
彼亦羽林客,上下从我驰。
乃知自立者,何取骄人为。
少年无深谋,休用此骁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豪杰的形象,他虽然年轻气盛,但面对生活的坎坷也能保持坚定。亲友为他出谋划策,他坦然接受,毫不动摇自己的志向,决心一往无前。他的马儿也仿佛理解主人的决心,昂首挺胸伴随左右。诗人以万里行程为例,强调即使面临长途跋涉,也不应畏惧,而应谨慎前行,审慎判断。在朔风中倾听箭矢的声音,看到阴山的低矮,他深思熟虑后才行动,不受任何羁绊。
他认识到那些自立的人,不会依赖骄傲之人,因此告诫年轻人不必过于依赖勇猛的同伴。最后,诗人总结道,青少年虽缺乏深谋远虑,但仍需避免过度依赖他人,尤其是那些骁勇之人。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主人公的坚韧与独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