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千里远相从,自是生同死亦同。
比翼高飞天外鸟,连枝深结径边丛。
烟沉古匣梅窗冷,尘掩遗编蕙帐空。
此日孤儿多感恨,建江江水正流东。
宦游千里远相从,自是生同死亦同。
比翼高飞天外鸟,连枝深结径边丛。
烟沉古匣梅窗冷,尘掩遗编蕙帐空。
此日孤儿多感恨,建江江水正流东。
这首诗《悼亡四首(其一)》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哀思与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与亡妻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首联“宦游千里远相从,自是生同死亦同”开篇即点明了夫妻二人虽因仕途而分离千里,但情感却如同生死相依,无论生前还是死后,这份情谊都永恒不变。这种超越时空的深情,让人感受到爱情的伟大与坚韧。
颔联“比翼高飞天外鸟,连枝深结径边丛”以“比翼鸟”和“连理枝”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夫妻二人在情感上如同比翼齐飞的鸟儿,又如深深相连的树枝,紧密不可分割。这种比喻不仅生动,更蕴含着对两人关系的赞美与向往。
颈联“烟沉古匣梅窗冷,尘掩遗编蕙帐空”则通过描绘亡妻生前居住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凄凉、寂静的氛围。古匣、梅窗、遗编、蕙帐等意象,既体现了亡妻生活的雅致与高洁,也暗示了她的离去给诗人带来的孤独与哀伤。
尾联“此日孤儿多感恨,建江江水正流东”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称自己为“孤儿”,表达了失去爱侣后的孤苦无依之感。建江江水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暗含着对亡妻永远逝去的无奈与哀痛。
整首诗通过对亡妻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与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悼之情,以及面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