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砧短述》
《闻砧短述》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古风

凉风袅袅天宇清,寒蝉无声促织鸣。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

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宁静与凄美,通过凉风、秋月、砧杵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凉风袅袅天宇清”,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凉风轻拂,天空澄净,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寒蝉无声促织鸣”一句,以寒蝉的沉默反衬出促织的活跃,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生机。

“邻家入夜动砧杵,正是满空秋月明”两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邻家妇女在月光下捣衣的情景,捣衣声与秋月的明亮形成对比,既表现了劳动的辛劳,也暗示了思乡之情。

“明月高悬雨初歇,闺中白练新如雪”则将视角转向闺房,月光下的白练如同初雪般洁白,不仅描绘了衣物的质地,也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纯净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才闻遽使客心惊,断续更阑转凄切”两句,通过听到捣衣声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由静转动,更加触动人心。

最后,“老夫蒙恩有赐衣,授衣不起故园思”两句,老者因得到皇帝赐衣而起思乡之情,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皇恩的感激。

“即今幸逢太平世,古来多寄边城儿”则以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当前和平时代的庆幸,同时也暗含对边疆战士的同情与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秋季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杨州得小孙潘少承椷诗寄贺喜而有作

五年奔走客燕都,老作江阳一腐儒。

忆母家园惭负米,抱孙官舍喜悬弧。

旧书颇解藏三箧,清酒谁能送百壶。

惟有故人诒秀句,独留明月似秦珠。

(0)

答关伯玉

雪中孤骑过津头,忽忆江南旧酒俦。

讲肆且将留马队,隐君宁得问菟裘。

山梅腊尽谁开阁,海雁春来尚满洲。

五斗折腰君莫笑,十年书剑在罗浮。

(0)

宝应张氏丛桂园同皇甫子循郭次甫黄淳甫赋八首·其六慈竹寮

手把楞伽读,悬灯伴僧宿。

夜闻风雨声,那知在深竹。

(0)

广陵怀古二十首·其十迷楼

琼枝十二楼,玉镜三千户。

伤心巩树春,花落雷塘路。

(0)

谒泗州祖陵

陵庙方冬荐,祠官彻晓催。

地当淮水会,山自岱宗来。

亚圉家初造,玄王祚已开。

圣朝歌祖德,二雅入南陔。

(0)

李宗夏挽词

巫阳吾欲问,魂去不堪呼。

精卫沉沧海,刍灵送孟诸。

阶荒珠履散,铭掩白云孤。

挂剑酬心许,应知客在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