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认啼痕,酒洒红巾。斜阳芳树短长亭。
莫卷珠帘愁似海,烟锁朱门。堤草绿初匀。
细碾香轮。望中柳眼为谁青。
回首天涯春好处,旧梦如尘。
何处认啼痕,酒洒红巾。斜阳芳树短长亭。
莫卷珠帘愁似海,烟锁朱门。堤草绿初匀。
细碾香轮。望中柳眼为谁青。
回首天涯春好处,旧梦如尘。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愁别绪的画面。开篇“何处认啼痕,酒洒红巾”便将读者引入一个情感浓郁的场景,酒后的泪水与红巾上的痕迹交织在一起,传递出深深的哀愁与离别之痛。接着,“斜阳芳树短长亭”一句,夕阳西下,芳树环绕,短长亭间,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在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
“莫卷珠帘愁似海,烟锁朱门”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珠帘不卷,是因为愁绪深重,如同无边的大海,而朱门被烟雾笼罩,更添了几分压抑与孤独。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沉重与无助。
“堤草绿初匀。细碾香轮。”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堤岸上新绿的草色均匀,香轮细碾,似乎在暗示着尽管外界充满生机,但内心却难以摆脱离别的哀伤。这里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望中柳眼为谁青。”这一句则将目光转向远方,柳树的嫩叶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然而在主人公的眼中,它们似乎只为某个人而青翠,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最后,“回首天涯春好处,旧梦如尘。”这两句总结了全词的情感,回首往昔,天涯虽好,但如今只能化作如尘的旧梦,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人生无常的主题,引人深思。
长安多贵人,被服萦宝带。
名字垂鼎彝,功勋压崧岱。
一怀上蔡悲,乐事钟我辈。
知君汗漫游,食蛤据龟背。
若若笑痴儿,洋洋飞大盖。
梯空瞰千山,阅此烟雨态。
小阁亦何有,长松飒微籁。
聊将身世梦,净洗佛祖戒。
行乐要及时,幸此无籍在。
只今况丰年,禾黍已旆旆。
狂风不鸣条,积雨不破块。
赏心失幽期,噬脐有馀悔。
晓猿倘未惊,斯游君勿怪。
便当买薄田,往抱躬耕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