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照堂》
《静照堂》全文
宋 / 钱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去年秀水拍桥深,闻说幽堂绿可临。

自愧尘埃逢泽上,空思潇洒太湖阴。

经台罢讲吹红烬,斋钵留生下翠禽。

应是禅机终息处,不须此外觅双林。

(0)
注释
秀水:清澈美丽的溪流。
幽堂:静谧的堂屋,可能指寺庙或隐居之处。
尘埃:比喻世俗生活或尘俗之人。
泽上:水边,湖泊之上。
太湖阴:太湖边的阴凉处,可能指环境清幽。
经台:讲经的平台。
红烬:烧过的火烬,可能指香烛。
斋钵:僧人用于盛放食物的器具。
翠禽:绿色的鸟类,形容鸟儿的羽毛颜色。
禅机:佛教中的智慧或领悟。
双林:佛教故事中,佛陀入灭的地方,象征隐居修行之地。
翻译
去年秋天,秀水拍打着桥下的深潭,听说那里的幽静堂阁周围绿意盎然。
我感到惭愧,自己身处尘世,此刻却有幸来到这如诗如画的泽国,只能空想那太湖边的潇洒景象。
讲经的高台已经寂静,只剩余烬在风中飘摇,僧人的斋钵里留下了翠色的小鸟。
这里应当是禅修的终点,无需再寻找其他隐居之地,如那双林般的宁静之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藻所作的《静照堂》,描绘了秀水环绕静照堂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此处环境的感悟。首句“去年秀水拍桥深”,通过回忆去年的场景,展现出流水潺潺、桥影深深,暗示了静照堂的宁静与深远。次句“闻说幽堂绿可临”,进一步描绘了堂前绿意盎然,引人向往。

诗人感慨自己身处尘世,能在此地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超脱,“自愧尘埃逢泽上”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自谦和对清幽环境的羡慕。接下来两句“经台罢讲吹红烬,斋钵留生下翠禽”,描绘了僧人在经台上讲经后的闲适,以及斋堂中鸟儿栖息的和谐画面,增添了禅意。

最后两句“应是禅机终息处,不须此外觅双林”,表达了诗人认为静照堂就是理想的禅修之地,无需再寻他处寻找类似的隐居之所,暗含了对禅宗生活和心灵净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钱藻
朝代:宋

(1022—1082)临安人,寓居苏州,字醇老。钱明逸从子。仁宗皇祐五年进士。复中制科。为秘阁校理。三上书乞慈圣后归政。历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为政简静有条理,不肯循私取显。官终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东院。
猜你喜欢

郡斋与元美赋

握手今何在,高斋共此樽。

众人方睥睨,二子向乾坤。

经术从吾浅,诗名得尔尊。

当时杨马辈,谁复在金门。

(0)

送获嘉郭明府

仙舟新出宰,秋色渡淇河。

官属诸侯贵,君才百里多。

政齐吴季重,地接卫朝歌。

汉主忧南服,长缨送尉佗。

(0)

赋得雁池送许右史游梁分奈字

汉家藩国称冠带,雁池多暇为高会。

宾序同推枚叟尊,星潢共指梁王大。

赋成锦字映长流,酒酣飞羽传寒濑。

藻翰常生授简中,潺湲不散鸣筝外。

清影朝含竹苑霜,悲声夜杂吹台籁。

白首君恩岂稻粱,朱门旅迹非萧艾。

极知慕侣倦游人,秋来肺病谁能奈。

(0)

杂兴·其四

良马踬路岐,善言踬嫌疑。

称乐自云早,日月寝已驰。

黄金不可作,美酒多所宜。

清风响高唱,令德含妙辞。

(0)

录别·其九

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

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

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

(0)

录别·其一

秋风既萧萧,浮云亦依依。

四顾但他乡,游子一何微。

驾言西北迈,中道正裴徊。

客行无好怀,万事不如归。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