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
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
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
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
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
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录别(其九)》。诗中描绘了游子在秋风中远行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人的思念。
首句“秋风动千里,游子何翩翩”,以秋风起兴,形象地描绘了游子在广袤天地间独自前行的景象,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
“早行多所怀,慷慨私自怜”两句,直接抒发了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清晨出发,心中满载着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过去的怀念,慷慨激昂中又带着深深的自怜。
“严霜覆四野,明星出高天”描绘了一幅寒冷而明亮的夜景,象征着游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希望。
“涕泪一以下,中道忽言旋”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偶尔回望故乡,心中涌起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归期。
“踟蹰恋徒侣,不知身弃捐”则进一步深化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留恋于旅途中的同伴,又担心自己是否会被遗忘或抛弃。
最后,“客从远方来,遗我缯綵笺。故人俱白头,安得独盛年”以朋友的来访和对老友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青春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游子在离别与重逢之间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