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今何在,高斋共此樽。
众人方睥睨,二子向乾坤。
经术从吾浅,诗名得尔尊。
当时杨马辈,谁复在金门。
握手今何在,高斋共此樽。
众人方睥睨,二子向乾坤。
经术从吾浅,诗名得尔尊。
当时杨马辈,谁复在金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郡斋与元美赋》,通过“握手今何在”开篇,引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与友人曾共处一室,共享酒樽,然而如今却各在东西,难以相聚。接着,“众人方睥睨”一句,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讽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二子向乾坤”,即两位好友虽身处世间,却能保持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经术从吾浅”表明诗人自谦其学识有限,而“诗名得尔尊”则赞美友人的诗歌成就,两人之间的情感深厚可见一斑。最后,“当时杨马辈,谁复在金门”以历史上的杨雄、司马相如等人为例,感叹昔日文坛巨擘已成过眼云烟,只有自己与友人还能坚守文学理想,共同探讨学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风骨与情怀。
岩岩寥阳殿,东有蔽牛杉。
下无萝薜拘,上有云雾参。
灵根不纳老,秀色长如添。
已据烟霞都,更带星斗衔。
成名在图籍,匠手安得芟。
由来非自谋,时值本不凡。
鸾鹤岂无侣,栖翔倚䰐鬖。
讵知高古林,大用有所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