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象郡·其一》
《初至象郡·其一》全文
宋 / 李格非   形式: 古风

裨海环□□,□□□□国。

世人持两足,遽欲穷畛域。

心知禹分土,未尽舜所涉。

吾迁桂岭外,仰亦见斗极。

升高临大路,邮传数南北。

山川来时经,草树略已识。

枝床归梦长,乡堠行历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象郡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裨海环□□,□□□□国”描绘了象郡四周环海的地理特征,暗示着此地与外界的隔绝,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将面对的新环境。

“世人持两足,遽欲穷畛域”表达了诗人对人类探索欲望的理解,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即将面临的挑战的思考。

“心知禹分土,未尽舜所涉”引用古代传说中的大禹和舜帝,象征着历史的深远和未知领域的广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吾迁桂岭外,仰亦见斗极”描述了诗人迁居到远离家乡的地方,但依然能看见北斗星,象征着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故乡的方向。

“升高临大路,邮传数南北”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道路,看到南北方向的邮传,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山川来时经,草树略已识”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逐渐熟悉,也反映了他对新环境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枝床归梦长,乡堠行历历”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回到故乡,而行走在异乡的路上,每一步都清晰地指向着家乡的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初到陌生之地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外界的好奇和探索,也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历史的敬畏。

作者介绍
李格非

李格非
朝代:宋   字:文叔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生辰:约1045~约1105年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学家。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猜你喜欢

王氏碧鸡园六咏·其二钝庵

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

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

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

(0)

大隋山

天彭对峙辟两门,群山左右争骏奔。

金城中间作几案,大隋踞坐何其尊。

境胜地灵谁敢宅,古佛来自东家村。

结茅三间初未暇,一庵聊寄枯木根。

缁徒骈拥助薪水,王侯渐次迂华轩。

玩月峰深崇栋宇,瀑布岩冷清心魂。

至今西南推望刹,十世说法云仍孙。

病夫垂老寡所嗜,独于要妙欲细论。

当时戏出随他语,坐断报化转乾坤。

迩来衲子多异解,白玉面上加瘢痕。

山蔬煮饼姑恣饱,云气漠漠连黄昏。

空堂附火耿不寐,听彻猿鸟迎朝暾。

(0)

和陶诗六首.和归田园

皇天亦爱我,生我匡庐山。

勉承父母志,功名期少年。

既无取日手,远去穷虞渊。

又无谋生才,广有负郭田。

富贵两不谐,胡为乎世间。

眷言敷原居,宛在瀑布前。

野旷易得月,谷虚常带烟。

行歌紫芝曲,醉上香炉巅。

念此百年身,有此足以闲。

若乃不决去,使彼山悽然。

(0)

题高远亭一首

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

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

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

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

(0)

念奴娇.熙春台宴同官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

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

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

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0)

挽郑昂叔圭母蔡夫人二首·其二

绛幔谈经日,熊丸茹苦时。

屡修堂上拜,亲炙母中师。

每羡萱堂乐,今成薤露悲。

一生同令子,共泣蓼莪诗。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