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
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
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
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
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
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灼的作品,名为《王氏碧鸡园六咏(其二)钝庵》。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俗子如锥利,达士如椎钝。”这一句强调了世人与贤者的不同,俗人锋利而好斗争,智者则温和而不露锋芒。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基调,表明作者对于那些在世俗纷争中表现出色的人与能够超脱世俗、保持内心平和的贤者的看法。
“乘除付造物,多智反自困。”这句话则进一步阐述了过分的智慧和计谋往往导致自己陷入困境。这里暗含作者对于智谋过度的批评,以及对自然顺应、不强求的生活态度的赞同。
“君看庵中翁,漫浪出方寸。”诗人通过这个画面,展示了一个隐逸者的生活状态,这位庵中的老者即使在狭小的空间里,也能拥有超然物外的心境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卧听松声老,行触兰芳嫩。”则是对这个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诗人通过躺着聆听松树的声音、走着感受兰花的香气来表达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
“谋身固未快,事过了无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即使在追求个人志向时,也不强求完美,只要过去的事都能释然忘怀,没有遗憾就好了。
最后,“今人岂办此,劝翁慎勿论。”则是诗人对当代人的建议,希望他们能够像那个庵中的老者一样,超脱世俗的纷争和复杂,保持一颗平常心。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赞美,以及对于智慧与自然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修养及智者的看法。
登高望远,问何人错铸,九州精铁。
江汉从来雄要地,应付当时豪杰。
未识董龙,是何鸡狗,那与评优劣。
消除尘秽,一轮山上明月。
不道鼓吏高声,悲凉慷慨,洒尽英雄血。
试与寻漳台歌吹,早已花枝攀折。
莫费江东,才人凭吊,更使豪肠裂。
洲边鹦鹉,如何商略回说。
君莫喜。羊叔子。何如铜雀台前伎。拍檀槽。横宝刀。
屠门大嚼,亦足以自豪。人生有情泪沾臆。
虽寿松乔竟何益。捋黄须。眺五湖。
如此江山,应出孙伯符。伤心史。可怜子。
卿复何为尔。大江东。一帆风。
来往行人,閒坐说元宗。连昌宫中满宫竹。
白项老乌暗上屋。穆提婆。萧摩诃。
且自吾为楚舞、若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