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月蚀呈同年刘司谏》
《中秋月蚀呈同年刘司谏》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太阴耿耿行秋宇,怪物何来掩玉蟾。

天道昭彰人共见,事机潜伏此同占。

千家倏尔违光景,万象终然耸具瞻。

自是群工争就列,同修一德佐光谦。

(0)
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月蚀为题,描绘了月蚀现象的神秘与壮观,同时融入了对自然规律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联“太阴耿耿行秋宇,怪物何来掩玉蟾”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月蚀的景象,将月亮比作“玉蟾”,并用“太阴”、“秋宇”、“怪物”等词渲染出一种神秘而震撼的氛围,引人入胜。

颔联“天道昭彰人共见,事机潜伏此同占”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表达了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事中的因果关系,即“事机”(事物发展的关键)如同自然现象一样,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等待着人们的洞察与理解。

颈联“千家倏尔违光景,万象终然耸具瞻”描绘了月蚀发生时,千家万户瞬间失去光明的场景,以及人们对此现象的震惊与关注。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月蚀事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尾联“自是群工争就列,同修一德佐光谦”则转向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探讨。它指出,面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人们应当团结一致,共同遵循高尚的道德准则,以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这里的“群工”可以理解为各行各业的人们,“一德”指的是共同的道德标准,“佐光谦”则是为了辅助和维护社会的光明与谦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反思与呼吁,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读东坡玉糁诗因成一绝续去年芋茎羹后寄丘林陈三友

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糁却同然。

此羹若使东坡见,尤怪枯茎化得偏。

(0)

题仙居伟羌山六绝·其五

古意巑岏与世疏,一官羁绊可归欤。

此山未及西山好,下有仙人结草庐。

(0)

程大卿书宿猿洞

闻说山光是旧山,衣冠家此百年间。

自嗟亦有同来祖,两处松楸得往还。

(0)

和如晦桃杏

一色胚红染露柯,谁栽安石旧岩阿。

自嗟老大无心赏,不及流莺管顾多。

(0)

题燕

秋去春来不倦遥,流莺相伴语交交。

儿孙各自飞鸣去,犹拣新泥补旧巢。

(0)

游云门

杖策耶溪寺,风流忆晋唐。

门深云未散,梁古帖犹香。

晚翠千峰远,春深一涧长。

徘徊松影下,觅句向斜阳。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