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
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
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
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层台云外,阅古今、多少兴衰成败。
老木千章,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
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
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
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
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
酿成春酒,把杯行乐须再。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高台上的宴会,诗人通过对周遭景物的观察和联想,表达了对历史兴衰、成败的沉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层次分明,意境清新。
首句“层台云外”直接将读者带入高台之上,云雾缭绕之处,既有物质的高台,又有超脱尘世的意境。“阅古今”则是诗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观察着时间流转中的一切。
“多少兴衰成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这些字眼充满了哲思与哀婉。紧接着,“老木千章”则是景物描写,古老的树木上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个“章”都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若个是、南国甘棠遗爱”中,“若个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而“南国甘棠遗爱”则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通过对甘棠(一种香气扑鼻的树木)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接下来的“群籁号风,繁阴蔽日,有此清凉界”则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这里的“群籁号风”、“繁阴蔽日”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氛,而“有此清凉界”则是诗人对当前景色的赞美。
“宾朋在坐,朗然心目明快”描绘了宴会现场的热闹与欢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心旷神怡。这里的“宾朋在坐”强调了集体的氛围,而“朗然心目明快”则是对这种氛围下个人感受的抒写。
随后,“更向会景亭前,登高吊古,此景何人会”一句,则是诗人继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寻找能够共鸣的人。这里的“更向会景亭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场合的向往,而“登高吊古”则是一种超脱现世的行为,“此景何人会”则是对知音难求的一种感慨。
最后,“岁岁春来春又去,独有灵台春在。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酿成春酒, 把杯行乐须再。”这几句诗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岁岁春来春又去”表达了时间无情的观点,而“独有灵台春在”则是对永恒不变之物的一种向往。
“早稻炊香,晚禾摇穗,管取三登泰”这几句诗则充满了期待与希望,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而最后,“酿成春酒, 把杯行乐须再。”则是对当前宴会场合的享受,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的结构和意境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悟与对生活美好的热爱。